陸控輝達涉反壟斷 已立案調查

中美經貿高層15日在西班牙馬德里進行第二天會談,科技戰火也持續升溫。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當天裁定,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在2020年完成的重大併購案違反中國反壟斷法,將依法展開進一步調查。

 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市監總局指控輝達在收購以色列晶片設計商Mellanox Technologies時,違反當時附帶的承諾條件,包括在中國市場銷售輝達GPU加速器與邁絡思高速網路互聯設備時,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進行搭售等七個要件,亦即不得歧視中國企業。經初步調查,確定存在違法行為,但市監總局未公布具體細節,僅強調將依法對輝達展開進一步調查。

 根據中國反壟斷法,企業若違規,可能被處上一年度營收1%至10%的罰款。輝達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1月26日的財政年度,中國市場貢獻170億美元營收,占總銷售額約13%。若依最高罰則計算,潛在罰款恐高達數十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輝達股價15日早盤下跌1.4%,美股指數期貨也因此收斂漲幅。

 輝達在人工智慧(AI)晶片市場具壟斷地位,其產品應用於Meta、DeepSeek等AI服務,近年已成為中美談判焦點。為符合美方出口管制規範,輝達特別為中國市場設計降規版晶片H20。外媒稍早報導,輝達正為中國開發另一款基於最新Blackwell架構的AI晶片B30,據傳已向美方申請出口許可。

 川普政府近期同意輝達及超微(AMD)有限度對中國銷售部分AI晶片,但北京也積極推動半導體本土化。監管單位近期約談多家科技巨頭,包括騰訊與字節跳動,要求說明採購H20晶片的原因,並表達對可能存在「後門」安全漏洞的疑慮。

 上述消息正值中美高層經貿會談的第二天。這場為期兩天的談判涵蓋關稅、全球經濟以及科技出口限制等議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期也宣布對美國德州儀器等公司生產的特定半導體展開反傾銷調查,顯示雙方在晶片領域的角力進一步加劇。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