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央行周全解析》鮑爾:降息是風險管理

在權衡頑固的通膨及疲軟的就業市場狀況後,美國聯準會(Fed)表明立場,鑑於風險平衡改變,在台北時間18日宣布調降基準利率1碼,將利率降至4%~4.25%,為年內首度降息,主席鮑爾將此次降息定調為「風險管理」,暗示儘管美國經濟放緩且就業風險上升,但Fed並未開啟持續且長期性降息周期,利率走向仍要視數據而定。

Fed也發布預測利率路徑的點陣圖,與6月相比Fed決策官員立場更偏鴿,對年內降息幅度的預測也從2碼擴大為3碼。

鮑爾在會後記者會提到,降息2碼的選項並未獲廣泛支持,「過去5年大幅升降息,多是發生在政策不合時宜,須迅速做調整的時候。」此次決策可看成是「風險管理降息」(risk management cut),以抑制勞動市場持續降溫,對比通膨威脅的情況,勞動市場開始降溫所浮現的風險,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勞動需求疲軟,近來就業增長的速度,似乎低於維持失業率穩定所需的平衡水準。我再也不能說勞動市場非常穩固。」

對未來降息路徑,他持審慎態度,指聯準會目前採取的是「逐次會議做決策」,此外在記者會提到,川普關稅主要由進口商吸收,消費者尚未明顯感受物價上漲,雖看到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實際狀況未如預期嚴重,但示警預期物價引發的通膨效應,會逐漸在今年剩餘時間和明年顯現。

川普提名的新理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是本次唯一主張降息2碼的成員。鮑爾被問及米蘭與白宮的關係是否損及聯準會獨立性時說,「在追求雙重使命目標上始終維持團結,我們堅定致力維護自身獨立性。」

台灣央行昨天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對Fed未來政策提出觀察重點為,隨著鮑爾任期明年5月屆滿,市場關注繼任人選可能帶來政策轉向,也使Fed內部降息分歧更為顯著。當前川普政策大幅調整關稅與移民政策,且近年經濟及金融巿場頗受新興科技蓬勃發展影響,部分產業勞動需求及薪資均呈成長,勞動巿場相對緊俏亦帶來通膨壓力,但前述政策及經濟結構改變能否提升美國製造業就業及生產力、及其對勞動巿場供需及通膨之影響,仍具較高不確定性。(相關新聞見A2~A4)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