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坪改革 公設比下降5%

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涉及容積計算與車位權屬調整等重大修正內容。內政部25日表示,規劃修正《建築技術規則》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前者9月底預告修正,主要包括一般電梯改為免計容積、增訂管委會上下限;並透過差額轉入專有面積設計,總面積不變,增加實坪面積、減少虛坪面積,進而降低公設比。

 國土署長吳欣修表示,修法後對建商總銷坪沒有影響,預期建案公設比下降5%、坪數更扎實,可使購屋市場更聚焦在「總價考量」。

 據了解,虛坪改革重點包括:一、修正《建築技術規則》,調整容積計算;二、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將停車空間改為「專有部分」。吳欣修說,過去免計容積未包含升降機,但當前超高齡化社會,電梯已等同建築必要項目,因此,修正《建技規則》設計施工篇相關條例,將一般電梯納入免計容積空間,透過充實免計容積,可有效節制免計容積項目被挪作他用。

 此外也新增條款,規範管委會空間總容積1%上限,並保障小基地建案基本需求20平方公尺,訂定上限100平方公尺,不足20平方公尺可補足差額。

 《建技規則》預計最快明年1月上路。為不影響當前市場運作,吳欣修強調,上路前將設定過渡時期的關門條款,在特定時間內已請領建照或已報核的都更、危老案件可維持適用舊制。

 吳欣修還說,免計容積調整後,預計降低約1%到2%公設比,未來加上停車空間計算後,可讓公設比降低5%,且不會影響建設公司的總銷售坪數,讓購屋市場轉向更明確、更公平;民眾買到的坪數更扎實。至於會否變相使房屋單價上漲,他強調,改革後將會減少模糊計算坪數空間,評估對房價不會有太大影響,購屋市場會回歸聚焦在「總價考量」。

 在停車空間改為專有部分,涉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內政部力拚本會期送立院審議。地政司長林家正說,未來法定停車空間將有獨立權狀,但需無償提供住戶通行,並以車格計算基地持分,沒有購買車位的住戶不會再負擔車道面積公設,僅由買車位的住戶分擔,同時也可區別機電、梯廳等居住公設。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