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晶片禁令 台韓緊盯

美國政府正式公布新一輪對中國晶片的禁令,全面打擊人工智慧(AI)、超級電腦和晶圓加工領域,影響所及,甚至讓中國火熱發展的汽車與資料中心等產業,處於潛在制裁的風險下,此舉已被視為中美科技戰摩擦的新高峰。

綜合外媒8日報導,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7日發表對中國的新一輪科技制裁。首先是,宣布將31家中國實體列入未核實清單,記憶體晶片製造龍頭長江存儲及數家雷射光學、汽車零件檢測企業均遭列入,象徵後續極可能被美方列入出口管制的貿易黑名單。

且美方指出,中方若阻止美國官員對未核實名單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將在60天後自動列入實體清單。

至於美方的晶片禁令,主要針對中國的AI與超級運算領域進行打擊,將透過兩方式進行,一是擴大商業管制清單項目,將用於先進晶圓加工製程設備、超級電腦相關晶片和設備列入。

二是再祭出使華為陷入水深火熱的外國直接產品原則。該原針對全球含美國技術產品進行管控,美方將此套用在超級電腦相關零件設備上,包括GPU(圖形處理器)等,與此同時,美國還對中國七大超級電腦中心、AI三小龍(曠視、商湯、依圖)等28家實體施予該原則,受到與華為相當的限制。

美國還重新定義了超級電腦標準,即在41,600立方英呎體積內能執行100petaFLOPS(每秒10京次浮點運算)的機器,此一嚴苛的標準,將衝擊中國發展新型基礎設施。業內人士分析,阿里巴巴等中國網科巨頭的資料中心,都可能達到上述規格。

另一方面,由於美方擴大管制項目,包括晶圓加工設備與涉美技術,新禁令也廣受在中國有廠房及貿易關係的台韓業者關注。經濟部8日對此強調,台灣經濟已和全球及大陸經濟連接在一起,近幾年,大陸自台灣進口半導體數量龐大,台海不安大陸也將自傷。

經濟部並指出,台積電製程精密繁複,須數百道製程工序,光本身的供應商就將近400家,想要將台積電或其他公司長期建立的成果,複製到其他地方,即使耗費巨資也幾乎不可能。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也聲明,美國禁令不會影響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國的晶片產線,但仍要與美方溝通,降低風險。(相關新聞見A3、A4、A5)



工商時報 楊日興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