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算力大戰 神山挺得住?

美國商務部宣布管制範圍更廣泛的新法規,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更嚴格管制,除了限制對中國出口人工智慧(AI)及高效能運算(HPC)等高算力晶片,也對中國取得製造先進晶片關鍵技術與設備進行嚴格管控。美中貿易紛爭已延伸到「算力大戰」,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配合美國規定,冷靜應對兩岸紛爭希望能將直接衝擊降到最低。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更嚴重管制,包括應用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或環繞閘極電晶體(GAAFET)架構的16/14奈米或更先進邏輯製程、18奈米及更先進DRAM製程、128層或更高層數3D NAND等設備及技術將禁止出口至中國。

同時,未來美國企業若要對中國出口先進製程晶片或設備,都要先獲得許可才行,但業內看法認為,多數申請案恐都會遭到封殺,只有在中國設廠的美國與其盟邦企業才有可能拿到出口許可。

面對這一波美國圍堵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新措施,業界認為,美中貿易戰已延伸到「算力戰」,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廠恐怕都要配合。對台積電來說,中國客戶每季度營收占比約介於11~13%,若扣除尚未受管制的成熟特殊製程或消費性晶片,中國高算力晶片對台積電營收直接貢獻低於5%。因此,新法規對台積電直接衝擊不大,間接影響需觀察。

美國新法規後續會導致包括英特爾、輝達、超微等業者對中國出口高算力晶片受阻,但以輝達為例,原本第三季美國政府要求禁售AI及HPC相關A100及H100繪圖處理器,輝達預期,若禁售令生效會對影響其季度營收4億美元,約占其資料中心相關營收一成比重,但輝達之後已獲得美國給予1年寬限期。

由此來看,美國業者的高算力晶片主要客戶仍以歐、美、日等地區為主,未來就算少了中國市場,在高算力晶片的長期成長趨勢下,此塊市場未來幾年就算出現短期的成長停滯,但市場結構性成長,終將抵消中國需求缺口。由此來看,新法規對台積電的間接影響仍在可控範圍,不致於造成過多先進製程產能閒置情況。

面對半導體市場景氣向下修正,台積電面對變化的反應算是相當冷靜。近期業界傳出該公司人事招募似已暫停(人事凍結),但實際上招募計畫仍持續進行,只是各部門新招募人才,需要上報給部門最高主管核准才會放行。顯示台積電對中長期的技術推進及產能布見建,並不因短期市場景氣波動而改變。



工商時報 涂志豪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