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開第一槍!大砍四大壽險金控目標價

外資對金管會的資產重分類政策是否埋單?答案揭曉,具市場指標的摩根大通在16日開第一槍,大舉調降國泰金、富邦金、新光金、開發金等四大壽險金控的目標價,其中尤以國泰金控的目標價幾乎是對半砍,從60元下修至31.5元,由於國泰金即將在第四季辦理現金增資,外資大舉調降目標價,將如何影響國泰金的現金價格定價,以及市場買氣,已成為參與國泰金現增潛在參與者高度矚目的焦點。

而富邦金、新光金、開發金的股價,則分別被摩根大通從65.5元下修至54元,新光金從9.9元下修至7元,開發金則從18.5元下修至12.4元,很顯然摩根大通在壽險公司的資產重分類議題上有明確的態度,對資產重分類需求性越大的金控,相對而言目標價修正幅度越大,此外,金控是否同時有壽險的資產重分類,以及防疫險衝擊的包袱,也成為小摩調整目標價的重要參考依據;而除了調整目標價之外,在投資評等上亦有調降,開發金被調降為中立,而國泰金、新光金則被調降為減碼。

在銀行、證券、壽險等三大業別裡,金管會對於壽險公司「特案」處理放行資產重分類,雖然因此壽險公司的帳面淨值因此美化很多,但從具代表性的摩根大通降評降價這種作法來看,顯然並不因此認同資產重分類對營運前景有多大幫助,

至於國泰金在四家金控裡,目標價被砍得最兇,市場法人則並不意外並直接以淨值來分析,國泰金今年公告的第二季每股淨值僅剩30元,較去年底的每股62元的淨值,減少50%以上,因此調降目標價快一半的作法,與其實際淨值減少的幅度相符,國泰金在17日的收盤價,已來到每股37.65元。

外資對目標價的看法,也會影響法人對於國泰金現增價的認同。國泰金今年5月公告提請董事會授權在不超過15億股之內現金增資,據有意參與此次國泰金現增的潛在參與者分析,相對於國泰金在過去8年來,從2014年至2021年的作法,每年都會請董事會授權在額度10億股,或500億元之內的額度進行募資,但這次一方面放大額度到15億,另一方面則取消金額限制,除了國泰金今年有準備募集更多金額之外,另一方面這種作法也可說對股價隨淨值下跌,先打「預防針」,倘若以500億元來換算15億股的話,很顯然公司方面曾經沙盤推演過股價有降至33元的可能。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