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電今年營收可望戰新高 明年挑戰兩位數成長

士電總經理謝漢章表示,前三季營運表現亮眼,儘管中美貿易戰延長賽、科技戰、俄烏戰爭及通膨等因素,半導體、AI及5G等產業受影響,士電近年轉型發展綠電及公共工程統包,第四季營運審慎樂觀,今年營收及獲利均創高,明年營收挑戰兩位數成長,續創史上新高。

士電9月合併營收24.93億元,年成長15.60%;前三季合併營收227.69億元,年增9.35%,雙雙改寫同期新高、上半年EPS攀升至2.26元,改寫同期新高。法人推估,士電今年合併營收挑戰350億元、EPS上看4元,明年合併營收有機會超過380億元。

謝漢章指出,士電在綠能發展涵蓋綠電供應者(漁電共生、電廠EPC統包工程)、升壓站建置(自用或供應他人)、儲能案場(從規劃到維運)、綠能應用(充電站、充電樁、DC電源開關、電動車動力系統)四大領域。

謝漢章指出,士電近年轉型發展綠電及公共工程,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佔士電營收比重雖從7成降至3~4成,士電仍是台積電電力設備最大供應商,接獲百台以上台積電晶圓廠電力變壓器,已交貨80台,今年追加32台訂單,預計2025年前交貨,總交易金額35億元。

謝漢章指出,士電轉型後,受中美科技戰影響不大,第四季營運審慎樂觀,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兩位數成長,挑戰歷史新高,未來2、3年營收持續增長,明年獲利因供應鏈、輸入型通貨膨脹及整體成本等因素,追求兩位數成長難度很高。

謝漢章指出,士電以往幫其他廠商建置太陽能電廠、儲能系統及升壓站,現在跳下來,在雲林台西取得130公頃土地,自建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總建置容量160MW,升壓站建置300MW,為協助緩解雲林台西一帶太陽能升壓站不足問題,部分升壓站將提供鄰近廠商使用,每度電收費0.45元。

士電雖不是用電大戶,但加拿大龐巴蒂及德國寶馬等歐美客戶對綠電要求愈來愈高,士電認為,優於政府用電大戶綠電必須一成規定,有助於士電爭取新訂單,預計2030年前,斥資新台幣2.5億元,在新竹新豐、重電廠及電裝三廠屋頂建置太陽能板及儲能系統,太陽能電廠總建置容量5MW,士電綠電占比15%,符合ESG規定,綠電提前超標。

謝漢章表示,士電為了集中資源,搶攻綠電及再生能源市場,今年獨資新台幣10億元,新成立綠巨能,提供一條龍服務,成為綠電解決方案廠商。士電也規劃斥資10億元,在新竹電裝廠興建新廠,計劃345KV電抗器國產化,除生產新產品,也會設獨立實驗中心,提升實驗規格及能量。

此外,士電也計劃參與國內最大儲能系統廠商泓德能源現金增資案,規劃取得一席董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