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與BSI、八達創新科技簽署成立「自願碳計算國際認證實驗室」合作備忘錄

中興大學20日與英國標準協會(BSI)及八達創新科技公司簽署成立「自願碳計算國際認證實驗室」合作備忘錄,三方未來合作建立二輪電動車碳排放國際認證等事宜。

聯盟目標將聚焦在兩大方向,包含開設碳管理國際證書的高階人才專班,及建立二輪電動車碳排放國際認證事宜。

上述簽約儀式,由興大副校長詹富智、BSI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八達創新科技董事長姚立和,及興大化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寬鋸,代表簽約。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丙輝,及旭揚創投董事長邰中和,共同見證。

詹富智強調,政府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如何計算碳足跡、取得碳權是很重要的機制,興大能與BSI英國標準協會合作,將來會在興大設立國際認證的實驗室,從人才培育、協助產業等面向,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林寬鋸表示,減碳新經濟,已成為淨零碳排顯學,一家ESG企業永續長存的關鍵,在於如何超前部署「碳精算」的方程式,全方位科學計量碳盤查及產品碳足跡。

蒲樹盛指出,BSI是全球第一個碳足跡和碳中和標準的制定單位,有責任與義務,協助企業應對即將面臨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美國碳關稅與綠色供應鏈減碳等要求。

BSI將與永續科技菁英學院合作開設國際通用碳管理證書,優先協助中部地區特色產業(自行車、工具機、光電及半導體產業鏈)的企業幹部,提供從永續研習課程、永續雲維運、產品碳足跡認證,到碳中和技術服務及碳邊境稅的相關服務,期望未來大台中地區成為綠色城市的國際標竿。八達與特斯拉電動車技術源頭的美國ACP公司長期密切合作。姚立和表示,電動車關鍵的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馬達及電控),公司投資600萬美元,在彰化鹿港頂番婆設廠,明年中量產2條石墨烯快充電池負極材料,年產量500噸,明、後年投資額再增至2,000萬美元,擴大產能。

姚立和說,公司自己開發控制IC晶片、石墨烯快充電池負極材料,及性價比高的馬達產品,所以,在三電整合之後,再與二輪車業者合作,打造二輪電動車供應鏈冠軍隊。

林丙輝強調,此次透過三單位的合作,期盼未來能建立起自願碳計算的國際認證方式,共同發展淨零碳排的終極目標。

旭揚創投董事長邰中和表示,中興大學具有非常特殊的條件來推動碳的國際認證,現階段各界都在摸索對的路,希望此次透過BSI把國外正式的認證機制導入,與興大及八達創新的合作,在自願碳計算國際認證領域,開創新局。

此次由林寬鋸教授所引領的碳治理合作聯盟,除提供企業碳中和的完整解決方案,遠程目標將推及自願碳計算平台至社會大眾,提供「中和個人碳足跡」的服務模式,使一般民眾也可透過行動裝置,即時檢視自身所獲取的碳權回饋,進一步形塑成可永續循環的消費模式,落實世界公民救地球的願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