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工業生產指數 翻黑

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終端產品需求下滑,加上產業鏈進行庫存調整,經濟部24日公布9月工業生產指數132.10,年減4.8%,製造業生產指數133.98、年減4.83%,二者雖同創歷年同月次高,但雙雙終結連31個月正成長態勢。由於終端市場消費動能偏弱,經濟部預告10月工業生產恐會繼續走黑。

不只是9月單月表現翻黑,今年第三季工業生產指數136.56、年減0.01%,讓12個季度長紅就此止步,但製造業生產指數138.15、為歷年同季新高,年增0.03%,呈現連13個季度正成長。

展望未來,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強,加上國際品牌消費電子新品接續推出,仍有助於維繫我國製造業生產成長動能,但包括全球通膨壓力仍高、俄烏戰爭衝突未歇、中國大陸堅持清零政策等隱憂恐持續擾亂國際市場成長步調,加深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預估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0.65至134.65,將年減5.0%至2.0%,二連黑態勢底定,但綜觀全年,仍有機會維持正成長。

製造業9月單月生產指數翻黑,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以及客戶進行庫存調整所致,電子零組件業年減2.97%,但受惠國際品牌新機拉貨,以及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相關晶片需求續強,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219.85、仍寫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5.9%、續寫35個月正成長。

在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部分,因資料中心相關設備需求暢旺,加上缺料問題緩解,伺服器、交換器、路由器及電腦設備零件等生產增加,推升指數來到230.80、寫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0.16%,寫下32個月以來正成長。

傳統產業中,受終端市場消費動能偏弱,產業鏈持續庫存調整,業者以調降產能利用率因應,讓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分別年減23.82%、22.81%,皆為連續10個月負成長,同時因全球經濟前景保守,業者設備投資意願轉趨觀望,機械設備業呈年減4.67%、慘寫連5黑;但受惠國內車市需求熱絡,以及多款新車上市,激勵電動小型轎車、小型貨車及小型轎車增產,汽車及其零件業指數年增7.78%,逆勢寫下連4個月正成長佳績。


89bf56fd056f19fc0a083876b1d89f42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邱琮皓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