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農產品】出口銷售刺激 CBOT黃豆上漲

 

出口銷售刺激

CBOT黃豆上漲

 

【近期事件】

8/16晚上10:30公布8/5-8/11乙醇產量及庫存報告

8/17晚上8:30公布8/4-8/10出口銷售數據、8/9-8/15作物乾旱報告

 

【農產品】

小麥:

週末期間俄羅斯繼續對黑海船隻開火,但俄烏雙方出口似乎沒有受到影響;黑海擔憂持續緩解,導致14CBOT小麥主力合約9期貨下跌2.03%至每英斗614美分。

 

8/4-8/10一週小麥出口檢驗量為183,289噸,較上週減少37%,較去年同期減少53%

低於市場預期低標,市場預期範圍在27-55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390,291噸,

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3,216,98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3,899,933噸,年減17%

 

7/28-8/3一週小麥出口銷售量為561,200噸,較上週增加29%,較去年同期增加56%

高於市場預期高標,市場預期範圍在20-50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銷售量359,200噸,

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6,410,2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8,605,900噸,年減26%

 

美國農業部8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3/24年度小麥出口量將年減8%1,905萬公噸。

 

87日至813

美國春小麥良率為42%,之前一週為41%,去年同期為64%;收割率為24%,去年同期為15%,五年均值為28%。美國冬小麥收割率為92%,去年同期為89%,五年均值為92%

 

8月份WASDE對於2023/24年度美國小麥的展望為供給量、需求量、出口量的減少,以及庫存量的增加。

小麥產量預計為17.34億英斗,較上月預估減少500萬英斗,主要是因為春小麥產量的減少,但部分被冬小麥產量的增加所抵銷。

根據81日發布的NASS麵粉加工產品報告顯示,國內使用量減少300萬英斗。

由於硬紅冬麥迄今為止的銷售速度疲軟,小麥出口量下調2500萬英斗至7億英斗。

產量的減少被使用量及出口量的減少所抵銷,期末庫存預計上調2300萬英斗至6.15億英斗。

 

8月份WASDE對於2023/24年度全球小麥的展望為供給、需求、貿易、以及庫存的減少。

全球產量下調330萬公噸至7.9337億公噸,主要是因為歐盟、中國、和加拿大的減產,

但部分被烏克蘭、哈薩克、與巴西的增產所抵銷。

歐盟產量下調300萬公噸至1.35億公噸,主要是因為西班牙、立陶宛、和羅馬尼亞產量減少。

中國產量下調300萬公噸至1.37億公噸,是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夏季糧食產量的預測。

加拿大產量下調200萬公噸至3300萬公噸,主要是因為部分省分草原乾旱狀況的惡化。

烏克蘭產量上調350萬公噸至2100萬公噸,預測單產將創下歷史次高,主要是因為收成面積和單產的增加。

哈薩克產量上調100萬公噸至1500萬公噸,主要是根據哈薩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

全球需求量下調338萬公噸至7.9607億公噸,主要是因為歐盟的飼料用量減少,以及中國的食品、種子、和工業用量的減少。

全球出口量下調223萬公噸至2.0939億公噸,主要是因為加拿大和美國出口的下調,但部分被俄羅斯出口的上調所抵銷。

雖然黑海出口協議暫停續約,但烏克蘭的出口量預計仍維持在1050萬公噸不變。

全球庫存量下調92萬公噸至2.6561億公噸,為2015/16年度以來的最低水準。

 

 

 

 

 

 

 

玉米:

週末期間俄羅斯繼續對黑海船隻開火,但俄烏雙方出口似乎沒有受到影響;黑海擔憂持續緩解,導致14CBOT玉米主力合約12月期貨下跌0.1%至每英斗486.75美分。

 

8/4-8/10一週玉米出口檢驗量為398,269噸,較上週增加3%,較去年同期減少26%

接近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25-50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539,336噸,

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35,610,321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53,080,796噸,年減33%

7/28-8/3一週玉米出口銷售量為908,800噸,較上週增加99%,較去年同期增加137%

高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27.5-120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銷售量383,100噸,

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40,315,3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60,850,300噸,年減34%

美國農業部8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玉米出口量將年減34%4,128萬公噸。

 

87日至813日:美國玉米生長優良率為59%,之前一週為57%,去年同期為57%

 

8月份WASDE對於2023/24年度美國玉米的展望為產量、需求、出口、以及庫存的減少。

期初庫存上調5500萬英斗至14.57億英斗,主要是基於2022/23年度較低的使用量預測,反映出用於出口的玉米、葡萄糖、與澱粉的減少。

產量下調2.1億英斗至151.1億英斗,主要因單產下調每英畝2.4英斗至每英畝175.1英斗,但仍是史上產量次高,僅次於2016/17年度。

需求下調4500萬英斗至123.4億英斗,主要是因為產量的下調,導致飼料用量的減少及用於生產葡萄糖及澱粉的玉米減少。

8月份WASDE對於2023/24年全球玉米的展望為產量、出口量、及期末庫存的減少。

全球產量下調1097萬公噸至12.1350億公噸,主要因美國、歐盟、中國、和俄羅斯的減產,但部分被烏克蘭及加拿大的增產所抵銷。歐盟產量下調370萬公噸至5970萬公噸,主要因為面積及單產均減少。降幅最大的是匈牙利、羅馬尼亞、德國、及義大利。中國產量下調300萬公噸至2.77億公噸,主要是因為東北地區及華北平原主要生產省份過度潮濕降低了單產前景。

烏克蘭產量上調250萬公噸至2750萬公噸,主要是因為面積及單產均有所增加,7月份有利的降雨及氣溫提高了單產前景。俄羅斯產量下調170萬公噸至1460萬公噸,主要是因為種植面積的減少。全球出口下調207萬公噸至1.9619億公噸,主要因為美國及歐盟出口的減少。而隨著黑海出口協議的暫停,烏克蘭玉米出口預估仍維持不變。全球庫存下調307萬公噸至3.1105億公噸,因為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庫存減少,但部分被烏克蘭和南非庫存增加抵銷。

 

 

 

 

 

黃豆:

美國農業部週一公佈數據表示,民間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出口銷售41.6萬噸黃豆,激勵14CBOT黃豆主力合約11月期貨上漲1.32%至每英斗1324.75美分。

 

8/4-8/10一週黃豆出口檢驗量為297,797噸,較上週增加5%,較去年同期減少61%

高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15-35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768,328噸,

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51,099,009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55,320,994噸,年減8%

 

7/28-8/3一週黃豆出口銷售量為1,503,000噸,較上週減少45%,較去年同期增加266%

高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30-180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銷售量410,500噸,

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53,152,5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59,461,300 ,年減11%

 

美國農業部8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黃豆出口量將年減8%5,389萬公噸。

 

87日至813日:美國黃豆生長優良率為59%,之前一週為54%,去年同期為58%

 

8月份WASDE對於2023/24年度美國黃豆的展望為期初庫存的增加及產量和出口的減少。

期初庫存上調500萬英斗至2.6億英斗,主要是因為2022/23年度進口量的上調。

產量預計下調9500萬英斗至42.05億英斗,主要是因為單產下調每英畝1.1英斗至每英畝50.9英斗。

總供給量(期初庫存+產量+進口)預計為44.95億英斗,較上個年度減少2%

庫存預計下調5500萬英斗至2.45億英斗,因為總供給量(期初+產量+進口)下調了8000萬英斗,但部分被出口量下調2500萬英斗所抵銷。

 

8月份WASDE對於2023/24年度全球黃豆的展望基本與美國相同,因為其他國家數據調整不大,8月預期的全球黃豆供需的變化主要以美國的變化為主。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最新數據,截至84的一週,乙醇日均產量降至102.3萬桶,

較上周減少4.4萬桶,但較去年同期增加0.1萬桶;

庫存為2288萬桶,較上週增加2萬桶,但較去年同期減少37.6萬桶。

 

 

6月份美國用於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耗量為4.41億英斗,較上月增加0.56%,較去年減少0.68%

6月份美國玉米飼料(DDGS)產量為178.8萬公噸,較上月增加5.03%,較去年減少6.83%

 

 

中國海關公布最新進出口數據顯示,20237月黃豆進口量973萬噸,較前月減少5.25%,較去年同期增加23.5%,主要是因為巴西今年創新高的產量使得供給增加,及用於動物飼料的需求增加;1-7月黃豆進口量則是年增15%6230萬噸。

 

 

6月份美國黃豆壓榨量為523.7萬噸,較上月減少7.79%,較去年同期增加0.29%

6月份美國黃豆油產量為20.75億磅,較上月減少6.89%,較去年同期增加0.29%

 

 

 

      

美國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最新發布的天氣預報顯示,八月上旬降雨量充沛,有助農作物生長高峰期的水分需求;但八月下旬降雨量可能減少,需觀察是否會影響作物生長晚期的水分需求狀況。

 

 

衡量聖嬰現象的ONI指標顯示,季度海水平均溫度差已翻負為正,聖嬰現象的徵兆愈顯強烈。

美國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氣象預測中心6月份發布的報告表示,5月赤道太平洋海面在各個指定觀察範圍內的海面溫度最新每週ONI指數均超過+0.5度的標準,聖嬰現象可說是已經在今年夏天正式回歸。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20237月為123.9點,月增1.5點(1.3%),年減16.6點(11.8%)。7月食品價格指數反彈主要原因是植物油價格指數大增,但部分漲幅被食糖價格指數大幅下跌所抵消,同時穀物、乳製品、和肉類價格指數亦小幅下挫。

 

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7月為125.9點,月減0.7點(0.5%),年減21.3點(14.5%)。

本月指數微幅下行主要因國際粗糧價格與6月相比下跌4.8%。其中,國際玉米價格延續跌勢,原因是阿根廷和巴西正在進行的收成推高了季節性供應。同時,由於美國種植條件改善、種植面積上調,產量高於預期。國際小麥價格上漲1.6%9個月來首次月增,主要原因是俄羅斯決定終止黑海穀物協議,加上烏克蘭在黑海和多瑙河沿岸的港口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共同導致烏克蘭出口的不確定性;另外,加拿大的持續乾旱也對價格造成上行壓力。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7月為129.8點,月增14點(12.1%),扭轉了連續七個月的跌勢。本月指數大幅上揚主要是葵花籽油、棕櫚油、黃豆油、和菜籽油的全球報價上漲所致。其中,國際葵花籽油價格月增超過15%,原因是在俄羅斯決定終止實施黑海穀物協議後,黑海地區出口供給的不確定性再次出現。國際棕櫚油價格也顯著上漲,反映了主要生產國產量增長放緩的預期。另一方面,由於美國黃豆和加拿大油菜籽的生產前景持續引發擔憂,黃豆油和菜籽油的國際價格有所上漲,而原油報價上漲也為植物油價格提供了支撐。

 

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7月為146.3點,月減5.9點(3.9%),連續第二個月下跌,但年增仍高出33.4點(29.6%)。7月糖價下跌主要因巴西2023/24年度甘蔗收成進度良好,同時印度大部分種植區降雨改善,帶來了有利的土壤濕度條件。全球最大的食糖進口國印尼和中國進口需求低迷,對糖價造成了進一步的下行壓力。但對於聖嬰現象將對2023/24年度甘蔗作物(尤其是泰國)造成潛在影響的持續擔憂和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共同影響抑制了食糖價格的跌幅。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