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農產品】供給面資訊利多 CBOT 小麥強彈

 

【數據公布】

 

6/27加拿大統計局黃豆播種面積 :  570 萬英畝  (面積較去年增加2% )

6/27加拿大統計局小麥播種面積 :  2664 萬英畝 (面積較去年減少1.1%)

台灣時間 6/29 00:00 美國USDA 公佈農作物種植面積、季度庫存 (全年最重要農業報告)

 

【農產品】

 

黃豆 : 27CBOT黃豆期貨熱門合約(8)下跌 0.53% 1136.25美分。

小麥 : 27CBOT小麥期貨熱門合約(9)上漲 3.39% 579.50美分。

玉米 : 27CBOT玉米期貨熱門合約(9)下跌 0.71% 422.50美分。

 

今天晚上00:00美國農業部將公佈一年一次的種植面積報告,從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農產品的報告充滿了變數,並不是種植面積下滑,價格一定就會上漲,但種植面積還較預期增加,那價格往往是下跌,下方的圖表是在說明每年3月訪問農民對種植多少面積的農作物,和6月實際種植面積公佈的差距,因為想法跟實際種植不一定會一樣,因此中間的差距就會被市場當作預期外的資訊,此一資訊容易影響「當天」的波動,但長線走勢上就會加入各種天氣因素去延伸趨勢,加上今年有反聖嬰來臨的預期,這份報告的公佈可能影響7月的波段,但如果7-8月全球熱浪嚴重,穀物產區乾旱,那主導走勢的會是天氣,根據報告結果可能會有三個面向 :

 

1.      種植面積上升 : 農產品價格下修,直到天氣出現恐慌資訊

2.      種植面積下降 : 由於今年較不同的是有反聖嬰議題,可能穀物價格先向上一個階段,之後再開始透過天氣議題的推升,但還是要取決於面積減少的幅度,可能至少要80~100萬英畝的差距。

3.      種植面積持平 : 那以目前的市場氛圍,會比較偏空看待

 

 

 

黃豆 : 6/27公佈截至6/20的出口銷售報告,出口量為39.1萬噸,較前4週平均下降11%2023/24年度淨銷量為28.2萬噸,較前一週下降49%,較前4週平均下降19%,且低於市場預期的30-60萬噸,不佳的銷售數據加上今年全球預估黃豆種植面積、產量增加,而國際穀物理事會,昨日上調全球豆類總產量100萬公噸且消費量保持不變,供給充足的預期下,使黃豆價格近期保持疲弱。

 

2023年黃豆種植面積為8360萬英畝,而3月的美國農民種植意向顯示,今年2024黃豆的種植面積可能上升到8650萬英畝,原因來自去年太多農民種玉米,價格不好、成本價高因此改種黃豆,而根據最近對美國農業經濟學家的問券調查,60%的學者認為,6月公佈實際的黃豆種植面積將在8700-8800萬英畝,30%的學者認為會在8600-8700萬英畝,10%的學者認為會在8500-8600萬英畝,因此今年黃豆的展望為供給較多、不利價格的預期。

 

 

小麥 : 6/27 公佈截至6/20的出口銷售報告, 2024/25年度淨銷量為66.7萬噸,高於預期範圍的20-60萬噸,以小麥來說是好的銷售年度開局,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等非洲主要進口國也購買了美國小麥,代表需求明朗,另一北美大國加拿大統計局6/27公佈田野調查,小麥種植面積為2664萬英畝,雖然面積高於五年平均,但較去年的種植面積(22年新高)下滑1.1%,且報告顯示農民更傾向種植黃豆,加上小麥技術型態上稍微超跌跡象,三大因素下推升了6/27小麥價格,上漲3.39%

 

黑海地區現在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因為天氣預報顯示78月可能熱浪來襲,乾旱會導致降雨量低於正常水平,俄羅斯氣象中心在預測中說明,由於土壤水分不足,俄羅斯南部的炎熱天氣將影響農作物,而隔壁的烏克蘭也出現乾燥的天氣,烏克蘭地區5/1-6/10的降雨量僅為正常時期的20~50 %,影響了部份地區的農作物生長,因此後續要關注天氣對於小麥造成的影響。

 

美國農業部6 月的 WASDE報告,預估 2024/25 年全球小麥庫存與用量比為32%,而五年平均值為34%。美國小麥庫存與用量比預計為39%,而五年平均值為41%。俄羅斯的庫存與用量比率預計為9%,而平均值為15%,兩者均略低於平均值,在庫存下降、用量增加的情形下,這也意味著 2024/25 年度的小麥價格可能會高於平均時期的水平,近期的小麥價格仍然面臨季節性收成期的壓力,昨日種種的利多推升了小麥價格,終於出現止跌的大紅K,但今天晚上00:00的種植面積報告依舊對穀物價格充滿了變數。 

 

 

玉米 : 6/27 公佈截至6/20的出口銷售報告,出口量為117萬噸,較前4週平均下降11%2023/24年度淨銷量為54.2萬噸,較前一週成長6%,但較前4週平均下降39%,平淡的銷售數據公佈後,玉米價格依然疲軟,交易商也為今晚00:00的種植面積和庫存報告做準備。

 

前幾個月阿根廷遭遇葉蟬蟲的影響,損失了部份玉米作物,羅薩里奧穀物交易所將該國2023/24年度玉米產量下降為4750萬噸,對比最初的產量預測大約下降20%左右,專家認為近幾個月葉蟬蟲數量增加的原因,很大程度為南半球的冬季沒有寒霜,而寒霜能夠殺死這類害蟲,這種從植物中吸取汁液的葉蟬蟲會傳播細菌,這種細菌會在玉米中產生矮化病,導致玉米顆粒鬆散或缺失玉米穗,該國農業分析師表示,由於害蟲的影響,阿根廷農民2024/25可能種植較小區域的玉米田。而黑海地區的諮詢機構SovEcon,預計2024/25年度烏克蘭玉米受到乾旱影響,出口量為2200萬噸,同期下降23%,且今年的農作物產量可能也有所下降,原因為天氣乾旱。

 

隨著美國乾燥的天氣蔓延,土壤溼度明顯降低,超過50% 的玉米種植土壤評級為一般或是較差,目前雖大部分產區未達乾旱等級,但如果乾燥的現象持續的時間越長,那可能轉為乾旱並提升對農作物造成的損害,但目前尚未發生。(黃色為乾燥,其餘顏色由淺至深為乾旱程度)

 

 

 

而美國平原和中西部大部份地區的降雨量仍預計高於正常水平,市場正在權衡大雨到底會破壞農作物還是減輕熱浪帶來的衝擊,7月最初的兩週天氣預報顯示美國中部地區將持續出現降雨、而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區的溫度將持續高於正常水平。目週五的USDA種植面積報告前,市場依然沒有動作,價格來到美國農民在意的價格區間,美國農民之前受訪時表示,太低的玉米價格寧願不賣也不要廉價出售,因為玉米的種植成本較高,且玉米保存得宜可以存放較長時間,農民傾向等待價格高時再出售,觀察此區間是否能夠止跌,以及今晚凌晨的種植面積報告,將帶給農產品什麼方向的趨勢指引。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