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農產品】南美洲持續降雨 CBOT黃豆續跌

 

【農產品】

 

黃豆 : 16CBOT黃豆期貨熱門合約(11)下跌 1.11% 980.00美分。

小麥 : 16CBOT小麥期貨熱門合約(12)上漲 0.95% 585.00美分。

玉米 : 16CBOT玉米期貨熱門合約(12)上漲 0.87% 404.75美分。

 

黃豆 : 南美洲樂觀的降雨預期持續打壓黃豆價格,即時的降雨推動播種進度,緩解9月擔憂乾旱的上漲,預期產量良好,巴西CONAB預計該國2024/25黃豆產量為1.6605億公噸,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6624億公噸,但高於去年的1.474億噸,單位產量預估為3508公斤/公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3537.57公斤/公頃,而種植面積達到4733萬公頃,高於市場預期和去年同期,整體樂觀。美國農業部預估2024/25年度該國黃豆的單位產量為53.1蒲式耳,雖然低於9月預期的53.2蒲式耳,但收穫面積不變,整體依然為豐收預期,預估產量為45.82蒲式耳,略高於市場預期的45.79~45.81億蒲式耳,兩份報告皆顯示,今年乾旱來的較晚,黃豆最重要的生長階段已過,因此近期美國產區大幅攀升的乾旱區域未衝擊黃豆產量,南美洲的降雨預測也改善穀物前景,有利播種和出苗,加上近期全球原油價格持續走軟,對豆油造成了壓力,且市場預期中國的需求減弱,黃豆市場依然面臨壓力,除非看到最大進口國中國需求的改善或是天氣出現其他變化。

 

(南美洲豐沛降雨,緩解市場對於穀物無法播種的擔憂)

 

 

 

 (黃豆日線)

 

 

小麥 :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小麥展望報告中顯示,美國冬小麥目前的乾旱比例為47%,略低於去年同期的49%,只有16%的冬小麥產區處於嚴重乾旱(D2)或極端乾旱(D3)狀態,去年的比例為27%,預估早期階段且不嚴重的乾旱條件,對於小麥的最終產量影響不大,但同時強調乾燥的土壤會使作物在進入冬季休眠之前,生長變數變的複雜,另外對於全球小麥產量預期將減少280萬公噸,但仍保持創紀錄7.94億公噸,主因為歐洲過多降雨和缺乏陽光對數量和品質造成影響、俄羅斯春季的寒霜也使產量下降,未來將持續觀察天氣對於作物的影響,而預估全球小麥期末庫存上調50萬公噸至2.577億公噸,但仍然處於9年來的最低水準。最新的天氣預測顯示,美國南部平原和黑海地區的小麥產區都將迎來降雨,有助於冬小麥的播種和生長,美國過去幾週降雨分佈不均,乾燥的天氣造成冬小麥生長的壓力,而黑海地區大約20%的產區仍然極度乾旱,尤其是烏克蘭東部至俄羅斯西部的產區,但近期也將迎來降雨,黑海地區為小麥主要出口國,由於戰爭緣故導致通膨居高不下,糧食價格也不斷上升,上週五俄羅斯將小麥出口關稅提高了近40%,以限制小麥出口,跟烏克蘭9月的管控措施一樣,設定價格下限,以確保國內通膨穩定和出口利潤,整體而言,全球小麥庫存較低、產量下調但仍為豐厚預期,多空資訊夾雜,未來小麥價格的走勢還是取決於主產區的天氣,是否會破壞生長中的作物,10/16小麥價格小幅反彈。

 

(全球小麥庫存處於9年來最低水準)

 

 

(小麥日線)

 

 

玉米 : 美國私人出口商的報告指出,墨西哥訂購了6390萬蒲式耳的美國玉米,其中約4000萬將在2024/25年度交貨,出口商表示,墨西哥的食品加工商利用收穫期價格較低的時間點,大量購買玉米庫存,而最新的作物進展報告中顯示,目前美國玉米的生長評級保持穩定,截至10/1364%的玉米作物在GOOD評級以上,收割進度也從上週的30%大幅躍升至47%,主因為近期美國天氣乾燥,有利農民收成,今年乾旱來的較晚,並未對玉米的生長階段產生太多衝擊,上週五公佈的10WASDE報告中也顯示,美國農業部預計玉米產量將達到歷史第二高的收成,每英畝的單位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83.8蒲式耳,遠高於去年的177.3蒲式耳,且收成面積保持不變,總產量預估為3.86億噸。另一方面,作為南半球第一大出口國,巴西CONAB預計該國2024/25玉米產量為1.1973億公噸,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215億公噸,單位產量預估為5701公斤/公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774.83公斤/公頃,種植面積為2100萬公頃,小幅低於市場預期的2116萬公頃,但上升的單位產量抵銷了小幅的面積下降,目前玉米做為飼料和生質能源的需求仍然大於黃豆,但在兩大出口國皆維持豐收的預期下,玉米價格未來仍然面臨多重挑戰。

 

(玉米日線)

 

 

10/10美國NOAA公佈最新的反聖嬰預測,原本最早的預期為,反聖嬰將在2023/24的聖嬰現象結束後立即出現,但隨著季風來回的減弱,反聖嬰的形成遭到破壞,到來的時間和強度不斷的被下修,維持了更長的中性天氣,整體而言,反聖嬰發生的可能性較上個月的預測再度下降,這意味著即使形成,也將是一個弱的反聖嬰,ONI指數預計最大值在-0.9-0.5度,帶來的天氣影響可能較低,而如果出現較弱的反聖嬰,可能會像是下圖2016年時的行情,會推升農產品價格,但無法達到20102020年強反聖嬰時期,農產品價格大漲的態樣,因為乾旱情形較弱就對產量影響較小,天氣擔憂的溢價不會太多,加上今年反聖嬰可能到來的時間接近年底,美國農作物部分已收成,因此乾旱主要影響冬季作物(如冬小麥)和黑海地區、南美洲等地的穀物,影響範圍較往年下降,後續穀物價格的走勢將根據實際的天氣情形而產生變化。

 

 

 (10月預測依然為較弱的反聖嬰,藍色線以下為反聖嬰定義,黑色實線為所有模型平均)

 

 

(發生機率最高月份同樣在11~1月,接近年底,但不發生(中性天氣)的可能性增加)

 

 

(黃豆、玉米主要產季,如發生在年底,主要影響南美洲作物)

 

 

(小麥主要產季,年底北半球冬小麥正值生長期會受到衝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