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農產品】
黃豆 : 23日CBOT黃豆期貨熱門合約(11月)上漲 2.69% 至 1039.25美分。
小麥 : 23日CBOT小麥期貨熱門合約(12月)上漲 2.46% 至 582.50美分。
玉米 : 23日CBOT玉米期貨熱門合約(12月)上漲 2.92% 至 413.50美分。
黃豆 : 南美洲天氣擔憂持續推升黃豆價格,最大黃豆出口國巴西,雨季開始但依然相當乾燥,而本週作為最大進口國的中國調低隔夜利率,市場認為將刺激市場動能,今年1-8月,中國從巴西進口了5380萬、從美國進口了1280萬噸黃豆,尤其是近期中國生豬利潤好轉、飼料需求回溫,8月中國大幅度的進口再度提振了黃豆基本面,而大部分進口依然來自南美洲,因此南美洲的天氣對於市場至關重要,炎熱天氣將阻礙農民播種並導致種植面積下降,加上巴西眾議院批准了未來燃料法案,該法案為提升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將增加未來黃豆的壓榨量,預期巴西黃豆的壓榨量將從2024年的3100萬噸提升至2025年的5580萬噸,該法案現在將返回參議院批准,如果順利通過,將提升未來黃豆需求。昨日美國農業部公佈截至9/19的數據,出口檢定量上升且年度檢定量已接近趕上去年水平,加上乾旱監測顯示,美國黃豆乾旱區域從上週的26%上升至33%,可能影響今年最終產量的預期下,空頭回補和交易商的買盤使黃豆價格9/23大幅上漲,玉米期貨僅隨其後,同樣增加了天氣溢價。
(黃豆日線)
(美國黃豆乾旱區域逐步上升)
(中國黃豆進口量,8月達到1214萬噸)
(南美洲保持炎熱乾燥)
小麥 : 歐洲穀物和油籽貿易協會,最新的季度報告預計歐盟穀物產量為2.803億噸,大幅低於前次預期的2.96億噸,年減4.7%,主因為2023年秋季潮濕的天氣導致播種面積減少,目前預計小麥產量為1.26億噸,前一季的預估為1.345億噸、去年為1.403億噸,春季的大雨和缺乏陽光嚴重影響法國、德國的冬季作物,法國農業部表示,該國小麥產量預計為2585萬噸,較上個月估計的2630萬噸下滑,這是自1986以來最糟糕的產量,且歐盟最新的MARS展望指出,烏克蘭東部、俄羅斯南部明顯降雨不足,對作物持續造成負面影響,今年黑海地區的小麥生長不樂觀,俄羅斯顧問公司IKAR,報告中說明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正經歷嚴重乾旱,烏克蘭和俄羅斯西部地區氣溫比正常水平高了7度攝氏度,造成農民播種困難,而美國農業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19的一週,小麥出口檢定量為71.1萬噸,較前一週的58.8萬噸提升,該週檢定量為一年來最強勁的一週,顯示出口銷售良好,市場需求提升,加上美國冬小麥乾旱比例持續上升,9/23小麥帶著利多資訊持續上漲。
(美國冬小麥乾旱比例持續上升)
(小麥日線)
(黑海地區持續乾旱)
玉米 : 美國農業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19的一週,玉米出口檢定量為110.2萬噸,較前一週的56.8萬噸大幅提升,2024/25年度的檢定量截至本週,已優於去年同期的水準,近期需求持續回溫,激勵了市場的走勢,且從乾旱監測發現,美國玉米乾旱區域不斷上升,從前一週的18%上升至26%,迫使基金空頭部位持續回補,而歐洲的主要玉米出口國烏克蘭農業部表示,市場對玉米的需求急劇上升,但該國的供應有限,由於異常高溫和乾旱的影響,預估今年產量大幅下降、今年玉米的出口量估計約為1500-1700萬噸,大幅低於去年的3000萬噸,因此該國玉米出口報價持續上漲,也帶動美國玉米的價格,同時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的玉米作物正面臨水份不足的問題,這可能會嚴重影響二期作物的收成以及一期作物的播種,因此9/23引發大幅度的買盤強勢上漲。
(玉米日線)
(美國玉米乾旱區域持續上升)
本月美國NOAA公佈對於反聖嬰的最新預測,為何反聖嬰跟農產品有關,主要原因為反聖嬰發生時,東太平洋容易乾旱,而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地都是穀物主要生產/出口國,如果發生乾旱將嚴重影響全球產量,因此過去幾次反聖嬰發生時,都容易推升農產品價格,最新的報告顯示,目前天氣已從聖嬰轉為中性,雖然今年中性天氣維持時間較長,但模型預估一致認同反聖嬰即將來臨,11~1月出現的機率依然為最高,但NOAA預期今年可能是較弱的反聖嬰,帶來的天氣影響可能較低,而如果出現較弱的反聖嬰,會像是下圖2016年時的行情,會推升農產品價格,但無法達到2010、2020年強反聖嬰時期價格大漲的態樣,因為乾旱情形較弱對產量影響較小,天氣擔憂的溢價就不會太多,加上今年反聖嬰到來的時間很晚接近年底,美國農作物部分已收成,主要是影響冬季作物和黑海地區、南美洲等地的穀物,影響範圍較往年下降,因此後續穀物價格的走勢將根據實際的天氣情形而變化。
(最新強度預測為偏弱的反聖嬰,藍色線以下為反聖嬰定義,黑色實線為所有模型平均)
(發生機率最高月份同樣在11~1月,接近年底)
(黃豆、玉米主要產季,如乾旱情形嚴重且發生在年底,將影響南美洲作物)
(小麥主要產季,年底北半球冬小麥正值生長期會受到衝擊,而南半球澳洲降雨增加則有望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