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農產品】巴西和中國貿易協議 CBOT黃豆下跌

 

【農產品】

 

黃豆 : 20CBOT黃豆期貨合約(01)下跌 1.80% 990.50美分。

小麥 : 20CBOT小麥期貨合約(12)上漲 0.50% 552.50美分。

玉米 : 20CBOT玉米期貨合約(12)上漲 0.70% 430.25美分。

 

【黃豆】

 

隨著美國收成結束,市場將焦點放在南美洲,近日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抵達巴西,並稱兩國是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簽署了37項協議,涵蓋農業、工業、能源等貿易和投資領域,上週巴西農業部長訪談時也表示 :「如果川普與中國發生衝突,巴西將把握機會。」未來一旦美中發生貿易戰,南美洲應會順利接手市場份額,降低美國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美國黃豆出口前景出現了不確定性,此一消息也造成11/20黃豆價格下跌。從基本面檢視,目前天氣有利於巴西的作物生長、預計降雨量也會增加,產量預估良好,巴西油籽協會Abiove預期該國2024/25年度黃豆產量為1.677億噸、出口量將成長5.9%、壓榨量將年增4.6%,從5450萬噸上升至5700萬噸,這是巴西出口和國內加工數據的歷史新高,目前巴西黃豆播種進度已達到80%,優於去年同期的68%,有助於擴大種植面積、改善未來收成前景,兩個主要出口國都有豐收預期,因此在上漲過程中面臨龐大壓力,但需留意目前穀物價格已來到長期平均水平,下跌的過程也會吸引貿易商的買盤。

 

(南美洲天氣已無乾旱,作物前景良好)

 

 

 (黃豆日線)

 

 

【小麥】

 

小麥連續4個交易日上漲,主要擔心烏俄戰爭加劇可能干擾黑海穀物供應,烏克蘭持續向俄羅斯發射更多導彈,市場對於俄羅斯是否會給予更嚴重的反擊存在疑問,但地緣政治確實使小麥很難過度看跌,作為全球第一大小麥出口區,貿易商格外關注小麥能否順利出口,不過檢視目前資訊,本週的上漲偏向風險溢價,因為基本面並無明顯改變,北半球各產區的天氣好轉、產量預期良好,而南半球正在收成的小麥產量也預估較去年成長18%,美國農業部本月的小麥展望報告,也預期2024/25年度全球小麥產量將創新高,達到7.94億公噸,目前北半球冬小麥在進入冬眠狀態前,品質不斷改善,因此除非戰事持續升級,才會延續上漲的動能,否則今年小麥的豐收預期仍然存在。

 

 (小麥日線)

 

 

【玉米】

 

11/20美國能源署公佈最新的報告,美國乙醇日均產量維持在111.0萬桶,乙醇庫存為2256萬桶,創七週以來新高,乙醇出口量日均為14.4萬桶,較去年同期增加6.6萬桶,整體需求強勁也帶動了玉米的價格走勢,加上交易商表示,近期美國玉米出口銷售狀況佳,一個原因是外國貿易商擔憂川普正式上任後執行關稅戰,將導致進口成本提升,因此提前預訂穀物,另一個原因是現在的穀物價格都已回到長期的平均水準,為疫情爆發後四年以來的最低價,因此下跌時買盤踴躍,由於近期的出口需求,主要港口的玉米出口報價穩定維持。

 

隨著美國收成基本結束,市場將焦點轉向其他因素,上週巴西CONAB預計2024/25年度該國玉米產量為1.198億噸,較去年增加3.6%,播種面積保持在2101萬公頃,單位產量則來到5.702/公頃,和黃豆一樣,出口大國的作物前景良好、目前南美洲的天氣不構成威脅,9月的乾旱並未衝擊後續的播種進度,南美洲良好的豐收預期成為玉米上漲時的阻力,但跟黃豆不同的是玉米的銷量和作為生質能源的需求協助消耗龐大的庫存,因此價格走勢較黃豆強勢,從投機基金的籌碼檢視,也不斷增持玉米的淨多單,11/20玉米持續保持上漲動能。

 

(美國乙醇日均產量保持高位)

 

 

(玉米日線)

 

 

(投機基金持續增持玉米淨多單)

 

 

美國NOAA本月最新的反聖嬰預測,依然判斷反聖嬰將會發生,但是來的時間非常的晚,以歷史紀錄而言,過去75年中只有兩次的反聖嬰是在10~12月形成,形成的話頂多為弱反聖嬰,影響程度不會像是20102020年時的穀物行情,會比較像2016年時的走勢,小麥些微影響,而黃豆、玉米價格幾乎不受反聖嬰干擾,就以美國穀物為例,目前黃豆、玉米已經收成結束,不會受天氣影響,而北半球冬小麥準備進入冬眠,所以造成的影響也有限,未來主要觀察重點為南美洲是否發生乾旱,以目前的天氣預測來看發生機率很低,整體作物展望仍佳。

 

(反聖嬰可能年底發生,但最多為弱反聖嬰,對穀物影響程度較低)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