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富時中國A50】經濟數據持續疲弱,恆生、滬指、A50期貨收低

 

【恆生/滬指/A50】

 

上周五(12/13)傍晚公布的11月份金融數據不如預期、持續反映民眾借貸意願不足,週日(12/15)公布的111月人民幣累計FDI年減27.9%,較110月的累計年減29.8%略有改善,但週一(12/16)公布的11月新屋價格、中古屋價格月比減幅雙雙縮小,此外,11月工業生產年比符合預期,但11月零售銷售年比意外放緩,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年比低於預期,疲弱的零售銷售數據顯示官方的刺激措施之效應減弱,並引發賣壓,港股(恆生)週一收低0.88%19795.49點,滬指週一下跌0.16%3386.33點;富時A50指數(現貨)週一也跌0.03%13330.27點,富時A50期貨週一逆勢收漲0.12%13313點。

 

11月房價僅是月比減幅縮小,11月份工業生產表現尚佳,但零售銷售的數據季外放緩,卻給中國當局刺激消費的期盼潑了盆冷水,也凸顯出中國目前處於刺激政策空窗期的尷尬:中央政治局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做出了框架性的宣示,但細節要等明年第一季才能補上,陸港股表現已然轉弱,富時A50雖相對抗跌,但終究會跟上陸港股表現,短線看法轉趨保守。

 

富時中國A50期貨 12月期貨合約

 

 

富時A50指數(現貨)

 

 

上海綜合股價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

 

 

※ 補充:中國11月房價跌幅連續第三個月縮小

雖然刺激措施未能維持銷量的反彈,但中國樓市也傳來了一點好消息:11月房價跌幅連續第三個月縮小。國家統計局周一(12/16)公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比下降0.2%,降幅為17個月以來最小,前月為月比下降0.51%。二手房價格月比下跌0.35%,跌幅為20235月以來最小,前月為月比下降0.48%。這表明,隨著決策者加緊努力終結已拖累中國經濟逾三年的樓市滑坡,房地產價格開始趨穩。不過惠譽稱,銷量強勁反彈是房價觸底的先決條件。「復甦仍然脆弱而且不均勻,」銀河證券香港的中國房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稱;「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仍然形勢非常嚴峻,庫存水平很高。」

11月,新建商品住宅均價年比下降6.1%,前月為年比下降6.2%17座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比上漲,前月為7座上漲;3座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比上漲;前月為3座上漲。

11月,二手住宅均價年比下降8.54%,前月為年比下降8.94%10座二手住宅價格月比上漲,前月為8座上漲;所有城市的二手住宅價格年比下降。

1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比下降0.5%,年比下降5.3%;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比上漲0.6%,年比上漲5%

11月,北京二手住宅價格月比上漲0.9%,年比下降6.2%;上海二手住宅價格月比上漲0.4%,年比下降4.9%

 

 

資料來源:Bloomberg;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中國11月零售銷售成長意外放緩 彭博:刺激措施效應減弱

中國11月零售銷售成長意外放緩,《彭博》指出,最新數據顯示刺激措施效應減弱,凸顯北京進一步提出措施鼓勵民眾花錢的急迫性。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12/16)公布,11月零售銷售較一年前增長3%,為三個月來最小增幅,不如10月的4.8%,也比經濟學家原估的5%小。11月工業生產成長5.4%,略優於10月,符合經濟學家預期。

國家統計局說,總的來看,11月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組合效應繼續釋放,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積極變化進一步增多。不過,國家統計局坦言,外部環境更加錯綜複雜,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持續回升基礎仍待鞏固。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周一表示,從明年來看,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將拖累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復甦,地緣政治衝突對全球能源等大宗商品供給的負面影響尚難預料,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調整外溢影響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付凌暉說,中國經濟調整轉型仍在推進之中,擴大國內需求、促進居民就業增收、化解風險隱患仍需要持續用力。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近期中共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做好明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中共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彭博》指出,這場會議沒驚喜,當局並未公布財政政策具體細節。據《彭博》報導,IG Asia Pte市場策略師Jun Rong Yeap表示,北京一直處於較被動的政策模式,美國關稅計畫帶來的不確定性,導致決策官員難以作出任何承諾。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說,整體而言,中共高層為穩增長設定了更佳積極的宏觀政策基調,但諸多政策細節仍待確定和公布。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資料來源:Bloomberg;群益期貨整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