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農產品】出口數據激勵 CBOT小麥上漲

 

【農產品】

 

黃豆 : 27CBOT黃豆期貨合約(03)下跌 0.75% 989.75美分。

小麥 : 27CBOT小麥期貨合約(03)上漲 1.02% 546.50美分。

玉米 : 27CBOT玉米期貨合約(03)上漲 0.06% 454.00美分。

可可 : 27 ICE 可可期貨合約(03)下跌 8.19% 10124 美分。

 

穀物市場在年節假期交易清淡,成交量接近尾盤才漸漸浮現,上週美國農業部公佈出口銷售數據,截至12/19的一週,黃豆2024/25年淨銷量為97.8萬噸,為銷售年度低點,較前一週下降31%、較前四週平均下降47%,放緩的銷售速度拖累了黃豆走勢,加上最大出口國巴西的好天氣及作物生長條件,市場對南美洲創紀錄的產量預期不斷提升,加上巴西雷亞爾的貶值也帶給美國穀物壓力,12/27黃豆收跌,和小麥跟玉米良好的銷售數據形成截然對比,玉米出口銷售始終保持強勁,2024/25年淨銷量為171.1萬噸,較前一週成長46%、較前四週平均成長39%,墨西哥、哥倫比亞和亞洲地區是主要買家,而小麥2024/25年淨銷量為61.2萬噸,較前一週成長34%、較前四週平均成長64%,兩者銷售數據皆優於市場預期,提振了交易情緒,小麥自四年來的價格低點持續反彈,迫使空頭回補,而玉米除了受到銷售數據激勵外,美國乙醇日均產量仍維持在110.7萬桶的好表現,強勁的需求使玉米半年以來,價格始終保持強勁。

 

(強勢美元對應弱勢巴西雷亞爾,美國出口競爭力下滑)

 

 

(黃豆日線)

 

 

 

(玉米日線)

 

 

 

(美國乙醇產量維持高位,幫助消耗美國玉米庫存)

 

 

(小麥日線)

 

 

 

(大型投機基金保持玉米多單,小麥、黃豆維持空單佈局)

 

 

上週可可自高點不斷滑落,10~3月為可可主要收成季節,根據國際可可協會的數據顯示,近三年以來,全球可可供應已經連續3年出現短缺,和其他穀物不同,重新、擴大種植可可樹並不是能迅速完成的事,可可樹需要四年時間才能成熟,加上可可的主要產區過於集中,約70%來自非洲,而大部分非洲地區的可可樹都是樹齡長達20年的老樹,對於疾病和蟲害的抵抗力有限,加上非洲這幾年飽受聖嬰和反聖嬰等極端氣候影響,大雨和乾旱輪流肆虐可可產區,導致可可產量不斷下降,市場關注何時產量能夠恢復,世界其他地區的可可產區產量幾乎保持不變,亞洲和大洋洲等地並未受到太多天氣衝擊,而拉丁美洲產量則是有所增加,但由於可可產地過為集中在非洲,數據較為不透明且取得不易,因此未來可可在價格在歷史高點將持續擴大波動。

 

(可可日線)

 

 

12/12 美國NOAA公佈最新的反聖嬰預測,今年的天氣非常異常,雖仍有機率形成反聖嬰,但發生的機率越來越低,11~1月形成的機率僅為59%,從反聖嬰的定義檢視,東風將被太陽曬過溫暖的海水往太平洋西邊吹,導致東邊底層的冷海水向上翻,最後形成反聖嬰,因此科學家觀察海水溫度的變化,判斷聖嬰/反聖嬰是否形成,而ONI指數就是觀察海水溫度和過去平均值的差距,定義為ONI指數大於0.5是聖嬰現象,小於-0.5是反聖嬰現象,2024的現在目前僅為-0.2,屬於中性天氣,因此天氣影響較明顯,由於2024年反聖嬰形成的非常緩慢,累計的能量並不強,即便形成對冬季的天氣影響也有限,但仍預估會出現典型的反聖嬰天氣,像是美國南部和墨西哥降雨量將減少,而俄亥俄州和密西西比河谷上游地區等地降雨量將增加等,從農產品角度檢視,目前美國黃豆、玉米已經收成,不受天氣干擾,而冬小麥進入冬眠期,所需水份也不高,所以不管最後反聖嬰是否真的發生,由於今年形成的太晚,整體對於農作物價格的影響應已有限。

 

(11~1月形成反聖嬰機率為59%12~2月形成機率為72%)

 

 

(觀察反聖嬰是否形成的ONI指數,大於0.5是聖嬰現象,小於-0.5是反聖嬰現象,目前僅為-0.2)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