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3【富時中國A50】通縮壓力、美國制裁,恆生、陸股、A50期貨連跌兩日

 

【恆生/滬指/A50】

 

週四(1/9)早上公布的202412CPI年增率僅0.1%,為20244月以來最低值,全年CPI僅上升0.1%,週五(1/10)則因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週四(1/9日、美東時間)表示,拜登政府計劃下週敲定打擊中國汽車軟硬體的規則,中國人行週五也公告,暫停買入國債,利空接踵而來,香港恆生指數下跌0.2%19240.89點、週五則跌0.92%19064.29點;滬指週四小跌0.25%3779.88點、週五大跌1.25%3732.48點;富時A50指數(現貨)週四小跌0.59%12914.33點、週五大跌1.03%12781.59點,富時A50期貨週四下0.59%12908點、週五下跌1.08%12768.00,電子盤下跌0.61%12690點。

 

週四公布的12CPI顯示通縮壓力巨大,稍早的擴大消費補貼的利多完全被掩蓋,週五在美國可能加高中國汽車軟硬體的限制、人行暫停購入國債引發資金趨緊的擔憂而下跌,不過,更需擔心恐怕的是,美國週五晚上公布的就業報告非常強勁,美元、美債利率雙雙大漲,恐進一步擠壓非美元資產的表現,因此,持續保守看待陸港股後市。

 

富時中國A50期貨 1月期貨合約

 

 

富時A50指數(現貨)

 

 

滬深300股價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

 

 

※ 補充:中國財政部 – 2025年財政政策將非常積極

根據新浪財經報導,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周五(1/10)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的財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確的,將會是非常積極的一年,並充分考慮了加大逆週期調節的需求以及財政中長期的可持續性。廖岷強調,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未來可期。他表示,相關安排的具體數據,要履行法定程序,確定後才能發布,但廖岷保證2025年的財政政策將積極應對經濟挑戰。廖岷也強調了置換債券政策在支持地方政府緩解償債壓力、增強發展動能方面的作用。他指出,20242萬億元的置換債券額度已於20241218日全部發行完畢,並且2025年的2萬億元置換債券也已啟動相關發行工作。據財政部指出,置換債券政策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突出成效:

• 減輕地方政府流動性壓力 – 透過置換債券,地方政府可以將高利率債務轉換為低利率債務,有效降低利息支出,並緩解償債壓力。

• 提高債務透明度 – 置換債券的發行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有助於提高地方政府債務的透明度,並減少隱性債務風險。

• 增強防風險和促進發展的協同性 – 置換債券政策既可以幫助地方政府化解債務風險,又可以為地方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實現防風險和促發展的雙贏。

廖岷表示,展望2025年,中國的財政政策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預計財政政策將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 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激發市場活力。持續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負擔,激勵企業投資和創新,促進經濟成長。

• 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內需。重點投資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穩定成長。

•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升民眾生活水準。持續增加對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 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範化解財政風險。繼續深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改革,改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確保財政可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中國央行 階段性暫停公開市場買入國債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週五(1/10)公告,決定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公告指出,由於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25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後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中國經濟疲軟,復甦不明。不少投資者對股市持悲觀態度並開始湧向債券市場。從去年以來,中國10年期、3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跌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顯示市場對未來經濟態勢信心不足。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美國12月非農就業增加25.6萬人 遠高於預期 降息更加無望

美國12月非農業就業人數增加25.6萬,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5.5萬人,可能降低聯準會今年降息的動力。美國勞工統計局周五(1/10)報告稱,12月非農就業人數激增25.6萬人,高於11月下調後的21.2萬人。失業率4.1%,低於預期的4.2%,平均時薪較11月上漲0.3%。由於交易員削減了對降息的押注,數據公佈後,美國公債殖利率和美元飆升,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下跌。週五的報告顯示,儘管借貸成本高漲、通膨持續、政治不確定性增加,但去年勞動市場仍保持強勁。在2024年,雖然對工人的需求有所放緩,且失業率上升,但經濟仍增加了220萬個就業機會 — 低於2023年的300萬個增幅,但高於2019年創造的200萬個就業機會。12月的就業人數增長主要由醫療保健和社會救助、零售貿易以及休閒和酒店業帶動。政府部門的職位也有所增加。製造業和批發貿易則出現下滑。這份報告的亮點在於就業人數的大幅增長,遠遠超過市場預期。失業率的下降也出乎意料。預計失業率將維持在4.2%,但實際數字降至4.1%,這消除了未來降息的希望。唯一不那麼火熱的數據是平均時薪。月增率為0.3%,符合預期,但年增率為3.9%,低於預期的4.0%。這份強勁的就業報告對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最近幾個月通貨膨脹回升之後,聯準會的重點已堅定地回到通貨膨脹上,幾位官員表示,在2024年將借貸成本降低整整1個百分點之後,他們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利率不變。勞工統計局將於115日公布消費者物價的月度數據。儘管有跡象表明勞動力市場強勁,但仍存在一些擔憂。雖然申請失業救濟金的數據顯示,2024年的裁員人數仍然不多,但包括貝萊德和泰森食品在內的幾家知名公司都已透露了今年裁員的計畫。根據高階主管培訓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報告,2024年企業宣布的招聘人數為近十年來最少。此外,新任總統川普的經濟政策,特別是大規模遣返和對進口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的計畫,將如何影響勞動力市場,還有待觀察。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