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金屬】美國6月財政收支意外呈現盈餘,黃金震盪 銅關稅短期將提升產品成本,最終轉嫁至消費者

 

【黃金】

金價近期在川普陸續公布對各國對等關稅之下得到些許買盤,但市場對於這些關稅的反應已較四月反映清淡的多,市場的風險情緒仍高,多國股市也在歷史高點附近徘徊,黃金在市場較為樂觀時較缺乏表現空間,短期仍呈區間狹幅震盪。

常與黃金共同討論到的白銀則呈現不一樣的風情,過去白銀的漲勢通常都落後於黃金,且漲幅也會超過黃金,波動也相對較大,主要原因來自於白銀的工業屬性為重,包含太陽能板、電子零組件、電動車、5G建設等,這些需求易於受到景氣循環而影響,上周五白銀期貨價格一舉拉升了超過4%,也創下14年來的新高,顯示市場對於白銀價格被低估具有共識,金銀比則從91縮至87倍左右,在黃金長期上漲的預期下,白銀的投資需求則有跟進的空間,白銀的工業及珠寶需求波動預計都不會太大,決定需求的主因來自投資需求。

美國六月財政收支呈現盈餘270億美元,總收入年增13%5260億美元,支出則年減7%4990億美元,關稅收入則年增三倍至272億美元,儘管如此,2025財年財政赤字仍有1.34兆美元,加上利息支出負擔仍沉重,6月單月支出達840億美元,佔總支出的16.83%,累計達7490億美元,超過財政赤字的一半,可說是赤字壓力的主要來源。隨著大而美法案的通過,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法案將使美國未來十年赤字額外增加3.3兆,也使得川普急著想要聯準會降息,以緩解利息支出的壓力,若美國再次遇到類似COVID-19疫情的黑天鵝事件,政府大灑幣救市,財政壓力將再度攀升,黃金的戰略性配置角色將更為重要。

 

黃金 紐約期貨 月合約 (GCQ5) (單位:美元/盎司;2025/8/27 到期)

 

 

【銅】

 

目前市場對於川普課徵50%關稅對於美國銅產業的看法較為悲觀,有的從產業成本切入,認為短期內成本上升將使消費者承受轉嫁壓力,不利產業的發展;有的則認為川普過度依賴保護主義以重塑美國的製造業及關鍵礦產,以下分述。

從產業成本角度切入,銅關稅將從根本上改變美國及全球供應鏈,對消費電子、汽車、基礎設施和國防等多個產業帶來影響。銅作為電線電纜、電子產品、汽車零件和軍工裝備的關鍵原料,其價格飆升將推高產品成本,最終由消費者承擔。由於美國本土精煉銅產量僅能滿足約一半需求,且新礦開發需時多年,短期內難以緩解供應緊張,導致供應鏈壓力較大。這項關稅政策旨在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但礦場審批、環境與社區阻力等因素使得國內產能提升面臨重重挑戰。短期內,消費者將面對電子產品、汽車及家電價格上漲,國防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亦將增加,整體經濟可能承受更大通膨壓力。長遠來看,產業必須尋求替代材料或加快本地供應鏈建設,但這一過程將是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的。

另一方面,川普想透過關稅保護美國銅產業免受低價進口銅的衝擊,尤其是來自中國過剩產能的壓力。由於美國銅價與全球市場價差擴大,投機者利用套利機會大量進口銅,導致國內銅廠面臨嚴峻競爭。銅在電動車、清潔能源、先進科技及國防系統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維持國內銅產業對保障能源獨立與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然而,關稅只是第一步,解決方案還需結合對精煉陰極銅免稅、設立固定附加關稅以阻斷套利行為,並大力投資國內冶煉產能(美國銅精礦產量超越中國,但冶煉能力遠遠不如中國)。同時,美國必須改革冗長的礦業審批流程,縮短平均29年的審批時間,才能真正提升國內銅供應能力。

中國方面,第二季GDP年增5.2%,優於預期、低於前值,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僅4.8%,低於預期的5.6%及前值,工業增加值則年增6.8%,優於預期及前值。綜觀以上數據,中國第二季經濟表現還算優秀,但消費在補貼刺激、以舊換新等政策下表現仍不如預期,確實顯示出了關稅戰對於中國消費者的衝擊,對於銅的需求需要打上問號,近期可以看到上海及倫敦銅都出現明顯回檔,也反映出了中國近期的需求較前陣子強勁的勢頭出現轉弱。中國六月精煉銅進口46萬噸,較上月增加3萬噸;精礦則較上月減少5萬噸至235萬噸,進口數據仍持穩,未見大幅地滑落,需求的減弱主要還是來自於季節性的轉弱。

 

銅 紐約期貨9月合約(HGN5) (呈現單位:萬分之一美元/磅;9/26到期)

 

COMEXLME銅價差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