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國際能源】悲觀的宏觀經濟預期,中國疫情再起,油市續跌

 

悲觀的宏觀經濟預期,中國疫情再起,油市續跌。

 

 

 

【近期事件】

09/01    22:30 EIA公布天然氣庫存

09/02    G7討論對俄油出口設置價格上限

09/05    OPEC+會議

09/09    歐盟能源緊急會議(天然氣)

 

【原油】

 

    週三油市延續跌勢,主因為市場仍擔心全球經濟疲軟將影響原油需求(歐美央行鷹派升息),中國受疫情影響需求疲弱、OPEC +代表團之一的消息人士透露,OPEC +目前沒有討論減產的可能性,也舒緩供應短缺的擔憂。石油期貨未平倉合約處7年低點(缺乏流動性),任何消息都會加劇價格大幅波動,投資人需多加留意。

 

    市場現在最大的焦點還是在於伊朗核協議的進展,目前伊朗石油出口約80-100萬桶/日,其閒置產能尚存130萬桶/(全球供給1.3%),若全部釋出市場將轉為過剩的狀況。美伊之間仍存在分歧,仍需要時間協商(伊朗總統表示需要解決核保障問題,要求美國做出更有力保證)美國拒絕伊朗提出的所有附加條件,敦促伊朗取消對國際核查的任何限制,不應允許伊朗濃縮鈾純度超過4%伊朗表示至少要到9/2才能對美國政府就歐盟文本的回覆做出回應。

 

    短期而言,目前期貨價格與基本面脫鉤,缺乏流動性造成價格劇烈波動,方向確定就會一個方向跑,目前市場在交易的主要邏輯是經濟放緩造成對原油需求的疲弱,保守看待。

 

    中期而言,擔憂經濟放緩、變種病毒BA.5疫情加劇等因素、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持續增加、下半年產量及庫存將逐漸增加、原油遠月近月價差下滑、夏季需求旺季接近尾聲,煉油廠秋季將陸續展開歲修,會對油價產生下行壓力。然而,低庫存、煉油廠投資不足、OPEC有限的閒置產能、地緣政治風險以及OPEC+考慮減產等利多因素可支撐油價,我們認為油價保持在90元上下5元區間震盪

 

    EIA週三22:30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26日當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330萬桶(3週減少)4.183(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6%)戰略原油儲備庫存-310萬桶4.5億桶(1985/3/22當周以來最低)庫欣原油庫存-50萬桶至2530萬桶汽油庫存-120萬桶2.145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7% )蒸餾油庫存+10萬桶 1.117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23%)

 

    美國原油產量+10萬至1210萬桶/(較去年同期+60萬桶/)原油產品消費量+73.4萬桶至2007.3萬桶/日、汽油消費量+15.7萬桶至859.1萬桶/日,原油出口-21萬桶至396.7萬桶/原油以及油品的日均出口量-113.4萬桶至994.2萬桶、原油進口(排除SPR)-21.6萬桶至595.6萬桶/日、原油淨進口-0.6萬至198.9萬桶/日、煉油廠原油加工量-1.7萬桶至1623.8萬桶/日、煉油廠產能利用率-1.1%92.7%(東海岸97.6% 墨西哥灣沿岸94.4% )、汽油產量+34.9萬桶至977.8萬桶/日、蒸餾油產量-28.1萬桶至491.9萬桶/日、石化產品淨進口+55.3萬桶至-405.2萬桶/日、汽油進口-3萬桶至58.4萬桶/日、蒸餾油進口+3.5萬桶至20.8萬桶/日、石化產品出口-92.4萬桶至597.5萬桶/日。

 

 

影響油價利多因素:

1.全球大多數煉油廠的產能已接近峰值。

IEA表示2021全球煉油能力減少91萬桶/(30年來首降),預期今年恢復100萬桶/日,2023恢復160萬桶/日,然而這樣還是低於疫情損失(許多煉油廠永久減產)

 

2.投資不足

IEF表示2022全球石油投資將停滯不前,甚至可能下降。能源成本上升以及供應鏈問題加大了採購設備的難度,可能會抑制能源投資。投資將連續第三年低於2019年的4410億美元,危及未來的能源安全

 

3.歐盟對俄石油禁運

歐盟同意禁止超過2/3(2021 157萬桶/)俄羅斯經海運送往歐洲的石油進口,豁免1/3(2021 72萬桶/)經管道輸送的進口。歐盟委員會原則上禁止通過海運方式進口俄羅斯原油和石油產品,同時暫時豁免Druzhba輸油管線(30萬桶/日,約佔歐盟進口俄油總量10-11%),以滿足匈牙利(65%的石油需求依賴俄油),德國和波蘭將在今年年底前停止通過北Druzhba管道進口石油(75萬桶/日,俄國有能力改道至西部港口)

歐盟原則上同意2022年底前禁止90%的俄羅斯石油進口(350-400萬桶/)歐盟2022/12/5將停止海運進口俄羅斯原油,2023/2/5停止海運進口俄羅斯成品油,估計缺口各為130萬桶及100萬桶/日。冬季天然氣價格預計維持高檔,秋季煉油廠歲修後,油價預計將有上行的動力。G7將於9/2討論為俄羅斯石油價格設定上限計畫。

 

4. 拜登政府警告煉油廠,由於東北部的汽油和柴油庫存仍接近低位,可能會考慮採取緊急措施來限制燃料出口(先考慮國內消費者)

5.天然氣價格高漲,使工業界及電力業以油取代氣。

6.哈薩克石油供應中斷將持續到9月底(黑海碼頭維修)

7.颶風季節9月開始活躍,恐擾亂墨西哥灣生產。

8.利比亞因國內爆發新一輪衝突

9.伊拉克國內衝突,目前不影響石油出口。若伊拉克暴力衝突持續升級蔓延到生產設施區域,可能會導致伊拉克原油供應量減少100萬桶/日。

 

影響油價利空因素:   

1.俄羅斯供應不受歐美制裁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原油出口似乎不受制裁影響,仍在創高,買家由歐洲轉向亞洲

IEA表示俄國7月出口約740萬桶/日的原油與石油產品,僅較今年初減少約60萬桶/日。Rystad Energy報告表示,受到各國制裁以及石油禁運的影響,俄羅斯7月原油出口量降至420萬桶/日,較前月減少40萬桶/日,但俄羅斯原油產量已經恢復至接近俄烏戰爭以前的水平,將今年俄羅斯原油產量的預估較前月上調20萬桶/日至960萬桶/日,相比9月俄羅斯在OPEC+的生產配額為1103萬桶/日。

 

印度約有80%的石油是透過進口(過去2 %從俄進口)。印度7月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87.74萬桶/日,較6月下降7.3%(目前為印度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增加沙特石油進口。中國7月份中國向俄國進口原油年增7.6%至714.6萬噸,占原油總進口量19.1%,俄國已連續三個月成為中國最大原油進口國。2022年以來中國累計向俄羅斯進口原油年增4.4%至4845萬噸,直逼中國向沙烏地阿拉伯進口原油數量的4984萬噸。

 

2.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

Fed 主席Powell表示將持續努力降低通膨,直到完成使命,而這場抗擊通膨的戰鬥將令就業和經濟成長付出高昂代價,強調 Fed 當務之急是讓通膨回落到 2% 目標。沙特預計下調10月銷往亞洲原油價格(4.5美元/)

 

3.SPR釋放

2022/5起釋出100萬桶/日的戰略儲油,並持續6個月的時間,將釋出1.8億桶戰略儲油。11月起停止釋放。IEA表示儘管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產油量超出預期,但表示IEA成員國將在必要時(11月到期後)釋放更多戰備儲油。

 

4.汽油價格連續下跌。

AAA指出全美每加侖汽油平均價格連續78天下跌2022/6/145.016美元(史上最高紀錄)下跌23.4%,寫下2020/4以來最長跌勢。

 

 

5.變種病毒再起,中國經濟疲弱。

根據彭博統計過去過去10天中國31個省份都至少報告了1例本土病例,儘管目前新增確診數穩定下降,截至8/291447例,看似疫情擴散緩和,然Omicron變異株(BA.5BF.15)陸續出現大城市,深圳、成都、武漢、大連防控升級。受高溫炎熱天氣影響,四川、浙江、江蘇等地陸續祭出限制工業用電規則,以保障民生用電。

 

6.核協議談判局勢逐漸有進展。

美國、伊朗數週內將決定是否接受歐洲提出恢復2015伊朗核協議的最終文本,若伊朗核協議順利恢復,伊朗將可在未來1.5年達到400萬桶/日的滿負荷產能,比目前的產量增加140萬桶/日。伊朗表示2023/3/20前將能從目前380萬桶/日產能提升至403.8萬桶/日。根據普氏調查,過去四個月來,伊朗原油產量約為258萬桶/日。根據IEA估計,伊朗的海上原油儲備約為1億桶。根據Kpler估計,目前約有9300萬桶伊朗的原油和凝析油儲存在波斯灣新加坡和中國附近的船隻上。

 

7.美國與其他國家產量緩步提升中。

6STEO估計2022 Q3美國煉油廠的平均投入量將達到1670萬桶/日。儘管自2020年初以來煉油廠產能減少,目前利用率很高,但該平均水平仍低於2019煉油廠的平均投入量1730萬桶/日。自2020初以來,美國煉油廠產能下降了近 100 萬桶/日,原因是多家煉油廠關閉或轉產2022/6 STEO預測巴西、加拿大和中國的液體燃料產量將在今明兩年增加。不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 non-OPEC的石油產量將在2022增加 3%90 /日)和將在2023增加2%80萬桶/日)。EIA表示到2023年底中東和亞洲將至少有9個煉油項目啟動,全球煉油產能預計將增加290萬桶/日,將可降低現在高漲石油產品的價格。

EIA表示美國9月頁岩油產量將增加14.1萬桶/日至904.9萬桶/日。

 

OPEC+產量提升中,但剩餘產能有限(沙特和阿聯酋也只有300萬桶/日的剩餘產能)

OPEC+決議9月增產10萬桶/日,但許多成員國增產艱難,過去幾個月都無法完全兌現增產承諾。路透社調查顯示,8月份OPEC原油日產量增加69萬桶至2958萬桶/日,創下2020/4以來的新高,主要受到利比亞生產恢復,日產量較前月增加40萬桶/日的影響,沙特增加10萬桶/日、奈及利亞增加5萬桶/日與伊拉克增加7萬桶/日。OPEC+2022全球石油市場供應過剩預測砍半至供給過剩40萬桶/日,2023將出現30萬桶/日的供應赤字(供不應求)報告表示,石油需求仍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主要因為通膨高漲以及貨幣政策的收緊,也將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支出預算。報告也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對消費的衝擊可能高於預期,特別是在接近年底的時候。

 

    期貨價格與基本面脫鉤(極端波動和缺乏流動性)可能迫使OPEC+採取行動穩定油市(減產),為伊朗重返原油供給做準備然而,OPEC +消息人士透露,OPEC +目前沒有討論減產的可能性且認為該議題為時尚早。我們認為也許9月會議不會有結果,但未來若伊朗原油供應重回國際市場,OPEC考量到維持高油價,也會以減產來因應(油價有支撐)

 

 

 

 

 

【美國天然氣】

 

     

 

     

 

 

 

 

 

 

    關注今晚的庫存增加報告會有波動,路透社對15位分析師進行了調查,他們的估計中值預測為57 Bcf。華爾街日報對13位分析師的調查平均為59 Bcf

 

    受歐洲天然氣價格下跌(儲存進度超於目標)和產量接近近期高點的拖累,天然氣期貨週三早盤走低,但多頭逢低買入,週三美國天然氣期貨震盪收高在9.127美元。全國現貨價格上漲1.5美分至8.88美元。

   

    儘管未來兩周天氣不像過去那樣炎熱,但CDDs 顯著增加不容忽視(預計本周中將有幾次全國需求強勁,在勞動節週週末將再次增長),風力發電異常微弱(週末有望反彈)今年夏天由於極端高溫和持續乾旱,加州電力需求一直保持強勁。NWS表示西部大部分地區持續形成長時間且可能創紀錄的熱浪。墨西哥沿岸雲量和降雨機會增加。

 

    由於德州各地出現大雨,人口稠密的東北地區預計9月上半月氣溫將下降(適宜),因此在庫存注入季節的最後兩個月,庫存似乎有望出現更強勁的注入。

 

    我們認為天然氣價格近期受歐洲天然氣儲備進度優於預期,讓價格回檔,使得漲勢有點疲弱,但歐洲仍會不時受到俄羅斯斷氣的報復,使得價格居高不下,且美國本身庫存水位低,若拉回沒有跌破月線,會有低接買盤進駐。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多因素:

1.北溪1號供氣不穩定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目前只有一台渦輪機正常運作(應當有5台渦輪機和1台備用渦輪機才能達到最大供氣量)7/27起通過此管道的流量將下降到流量上限1.5億立方米的兩成歐盟成員國將從2022/8/1起到2023/3/31自願減少15%的天然氣使用量(歐盟成員國須總共節省450億立方米)Gazprom 將於8/31 9-9/3 9時停止通過北溪1號管道的供應(維護壓縮機TRENT60),市場為後續是否完全消減感到焦慮。由於7月份天然氣供應付款不足,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從9/1起停止對法國能源公司Engie的天然氣供應(俄羅斯佔其進口量不到4%)

 

2.歐盟決定今年11/1前,歐盟的天然氣儲備量應不低於滿額儲氣量的80%。 歐洲能源及電力危機。

法國能源公司Engie表示法國冬季天然氣儲備充足,已達91%德國天然氣庫存填充速度超乎計畫截至8/30歐洲天然氣儲量達到80.2%截至8/31德國天然氣儲存水平為83.65%,預計9月初有望達到10月目標(10/1 85% 11/1 95%目標),一旦俄羅斯供應完全停止,即使德國11月庫存填充至95%,也只能最多夠用2.5個月。挪威油田和天然氣處理廠需要維護(特羅爾油田8/28減少2300萬立方米/8/29減少4200萬立方米/)9月將減少流量。法國核電可用性問題、乾旱導致水庫枯竭以及老化核電廠和燃煤電廠的產量下降,以及風力輸出量低,都加劇歐洲電力危機。 美國自由港重啟時間延至11月。法國電力公司EDF宣布旗下四座核電站將停運到至少11月中後。歐盟主席表示將在短期內進行干預以抑制飆升的電價,並最終尋求讓天然氣價格與電價脫鉤,最早可能於本周提供詳細計畫。

 

3.澳洲擬限制天然氣出口

澳洲近來國內供應吃緊,促使政府考慮要求部分出口商,優先把天然氣賣給本國買家,解決當地的供應缺口,卻可能使全球的能源供應更加緊俏。澳洲是天然氣出口大國,去年占全球LNG出口重達20%殼牌澳大利亞海上天然氣生產廠Prelude受罷工影響至少關閉到9月初(亞洲LNG市場緊俏)

 

4.美國電力部門消費量增加。7月中旬創新高。

2022美國電力行業的天然氣消耗量將比2021增加0.9 Bcf/d。在美國電力部門,隨著天然氣價格的上漲,發電廠往往會消耗更多的煤炭。然而,煤炭市場供應緊張以及煤炭庫存處於歷史低位。

 

5.美國LNG強勁出口

預計2022Q3平均出口量為10Bcf/d,全年為11.2 Bcf/d,比去年同期增長14%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輸往歐洲,歐洲希望擺脫對俄羅斯依賴。歐洲亞洲夏季降溫需求正在增長,歐洲、亞洲買家搶奪美國液化天然氣(亞洲LNG 價格漲至往年夏季10)全球天然氣供應緊俏仍無緩解跡象,亞洲LNG買家積極採購,以應冬季之需。

 

6.全球炎熱的夏季高於往年

美國強烈夏季用電、空調需求 2022電力消費量預計增加2.3%。加州旱災惡化抑制水力發電,增加天然氣需求。EIA STEO表示今年夏天加州的水力發電量將減少48%。根據天氣預報,反聖嬰現象會讓今夏酷熱,美南即便氣溫未飆高,也會因溼度異常必須頻開空調。

 

7.颶風季節

NHC預測今年的颶風將有14-21個命名風暴,高於平均14個,其6-10個會變成颶風,3-6會變成大型颶風。2021 IDA颶風使墨西哥灣的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斷了10多天,導致美國進入冬季的天然氣儲存庫存偏低。9月預計有更多風暴即將來臨。

 

8.美國庫存低於平均值。

截至819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60Bcf (2017-2021平均淨注入量46Bcf,去年同期注入32Bcf)2579Bcf ,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2932Bcf減少353Bcf ( 12%),較去年同期2847Bcf減少268Bcf(9.4%)。在補給季節(4 月至 10 月)迄今為止,平均注入存儲的速度比五年平均水平低6%。如果補充季節剩餘時間注入儲存的速度與與五年均值9.8Bcf/d 相匹配,那麼10/31的總庫存將為3292 Bcf,比五年平均值3645 Bcf353Bcf由於總庫存仍遠遠落後於歷史水平,要想在冬季之前達到 3.5 Tcf 大關,截至最新公布庫存的數據,機率只剩6.3%

 

9.美國缺電荒 電網不穩

美國自入夏後即屢屢傳出缺電荒,包括加州、德州、一路到印第安那州,各地的電網業者均警告發電量追不上需求,俄亥俄州甚至祭出限電的措施。

 

10.Freeport LNG 延至11月底前恢復出口服務

Freeport LNG 周二表示延至11月初至中旬重啟設施,到月底提升到2Bcf/d出口量 (最大出口能力的85%),約佔美國LNG出口的17%2023/3 第二個裝載碼頭也將恢復服務,到時可達2.38 Bcf/d(最大出口能力的100%)Analytix.AI預計相較之前10月份恢復出口的假設,將會增加106 Bcf的庫存,將可使10月底的庫存累積回到3.4Tcf軌道上。

 

11.俄羅斯降低2022-2023天然氣的產量和管道出口預測。

 

12.美國產量不穩定,無法維持在市場認為夏天需要至少97 Bcf

8EIA STEO預期美國乾天然氣2022 96.6 Bcf/d(897.1 Bcf/d)2023 接近100 Bcf/d

 

13.北半球嚴重乾旱 全球暖化加劇了反聖嬰現象的嚴重性

今年乾旱主要是反聖嬰現象所造成,使得歐洲、美國和亞洲部份地區的降雨減少。作為貿易動脈的萊因河、義大利波河等河流正處於歷史低點,迫使製造商減少出貨量。河流水位下降,也減少了整個歐洲大陸的水力發電。西班牙持續乾旱,水力發電量降至最近30年來最低水平。高溫迫使法國降低幾個核反應爐的產能(核電問題),因為用於冷卻的河水溫度過高。德國正計畫擴大燃煤以彌補電力缺口,但萊因河的低水位正在阻礙運輸。美國科羅拉多河水位大幅下降,連續2年出現短缺,進而引發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和墨西哥連續第2年強制限水。中國中部、西南地區6個省級轄區出現旱災,四川受降雨減少的影響最大,因為該省嚴重依賴水力發電,氣溫飆升推高了對空調的需求,並可能使電網超載。

 

14.風力發電量低於預期 (將增加燃氣發電需求)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空因素:

 

1.經濟衰退的風險。

通膨和利率飆升,引發市場擔憂。

 

2.價格太高破壞需求。

 

3.美國8月較7月酷熱氣溫較舒緩。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