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5【國際能源】中國成都放鬆防疫限制及美元回檔,油價反彈

 

 中國成都放鬆防疫限制及美元回檔,油價反彈。

 

 

【近期事件】

09/15    22:30 EIA公布天然氣庫存

 

【原油】

    週三油市因美元回落中國成都放鬆防疫管制而反彈。投資人仍須留意歐美緊縮升息帶來的需求放緩以及中國防疫封控需求下降的壓力,油市空方趨勢不變。

 

   EIA週三22:30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9日當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240萬桶4.296(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2%)戰略原油儲備庫存-840萬桶4.341億桶(1985/3/22當周以來最低)庫欣原油庫存-10萬桶至2460萬桶汽油庫存-180萬桶2.13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6% )蒸餾油庫存+420萬桶 1.16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21%)

 

    美國原油產量持平至1210萬桶/(較去年同期+200萬桶/)原油產品消費量-57.8萬桶至1931.3萬桶/日、汽油消費量-23.3萬桶至849.4萬桶/日,原油出口+8.2萬桶至351.5萬桶/原油以及油品的日均出口量+1.4萬桶至981.6萬桶、原油進口(排除SPR)-98.8萬桶至579.2萬桶/日、原油淨進口-107萬至227.7萬桶/日、煉油廠原油加工量+9.4萬桶至1602.2萬桶/日、煉油廠產能利用率+0.6%91.5%(東海岸97% 墨西哥灣沿岸94.7% )、汽油產量-39.9萬桶至945.3萬桶/日、蒸餾油產量-1.2萬桶至501.9萬桶/日、石化產品淨進口-64.5萬桶至-467.7萬桶/日、汽油進口-51萬桶至52.2萬桶/日、蒸餾油進口-4.7萬桶至12.5萬桶/日、石化產品出口-6.8萬桶至630.1萬桶/日。整體而言,我們認為數據不樂觀,即使油價下來,消費仍起不來。

 

    市場現在最大的焦點還是在於伊朗核協議的進展,目前伊朗石油出口約80-100萬桶/日,其閒置產能尚存130萬桶/(全球供給1.3%),若全部釋出市場將轉為過剩的狀況。美伊之間存在分歧,仍需要時間協商。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外長Borrel表示,伊朗核談判正在分化而不是趨同,對於達成協議的信心減弱德英法三國聲明嚴重懷疑伊朗在核協議談判中的誠意。德國表示主要目標是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

 

    中期而言,擔憂經濟放緩、變種病毒BA.5疫情加劇等因素、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持續增加、下半年產量及庫存將逐漸增加、原油遠月近月價差下滑、夏季需求旺季接近尾聲,煉油廠秋季將陸續展開歲修,會對油價產生下行壓力。然而,低庫存、煉油廠投資不足、OPEC有限的閒置產能、地緣政治風險以及OPEC+考慮減產等利多因素可支撐油價,我們認為油價保持區間震盪下行。

 

IEA月報

需求:

中國持續嚴格防疫導致其石油需求轉疲,超越歐美等國需求強勁的影響,限制了全球今年石油需求成長。受經濟成長加劇放緩的影響,全球石油需求將於今年Q4停滯成長,但2023可望強勁復甦。下修訂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測,下調11萬桶/日至200萬桶/(先前預期210萬桶/),明年增長預測仍維持在210萬桶/日不變,主要基於中國明年將放寬防疫措施,帶動非OECD國家的原油需求保持強勁增長。2022石油需求維持於9970萬桶/日,與上個月預測相同,2023全球石油需求也維持在1.018億桶/日。2022中國石油需求預估調降40萬桶/日至1500萬桶/日,比起去年減少42萬桶/日,將2023中國的需求預期降低了30萬桶/日,但仍預計隨著新冠疫情限制的放鬆,需求將上升至1600萬桶/日。至於其他國家雖然面臨通膨飆漲、利率升高與經濟成長減速等挑戰,但石油需求卻出乎意料地強勁,美國的石油需求比預期的要強。中東對於石油需求同樣強勁,原因在於高溫氣候促使燃油發電需求高於平均水平。俄羅斯停止北溪一號管線供應,帶動歐洲天然氣價格狂飆,促使發電廠轉而尋求較便宜能源來源,進而推升原油需求歐洲國家冬季發電將廣泛地從天然氣轉向石油供暖,將可部分抵銷需求下滑,2022Q4-2023Q1,將達到70萬桶/日,是一年前水平的2

 

供給:

由於利比亞強勁復甦、沙特和阿聯酋等主要產油國增產,抵銷了奈及利亞和哈薩克及俄羅斯產量減少的損失。全球石油產量連續第三個月上升,全球石油產量8月增加79萬桶/日至1.013億桶/(比去年同期增加500萬桶/)預計8-12月產量增長預計將放緩,全球石油產量僅小幅增加28萬桶/日至1.016億桶/日。2022全球原油產量預計增加480萬桶/日至1.001億桶/日。2023全球原油產量將增加170萬桶/日,達到創紀錄的1.018億桶/

 

俄羅斯原油

儘管俄羅斯受到了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產量及出口也維持了韌性,向印度、中國和土耳其的出口增加減輕了了向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減少的出口損失(200萬桶/)。俄羅斯石油出口量在8月增加了22萬桶/日,達到760萬桶/日,比衝突前的水平下降了40-45萬桶/日。自年初以來,俄油對歐盟英國的出口下降88萬桶至170萬桶/日,美油則增加40萬桶至160萬桶/日。伊拉克挪威沙特也增加對歐盟的出口。 然而, 2022 /122023 /2生效的禁運(歐盟對俄羅斯原油和產品進口的禁運)預計將導致更大幅度的下降。額外100萬桶/日的產品和140萬桶/日的原油將不得不尋找新家。歐盟對海運服務的禁令可能會迫使不同意提議的 G7 價格上限的第三國進一步重新分配。2023 /2,俄羅斯石油產量預計將下降190萬桶/日至950萬桶/日,與 2022/2相比下降190萬桶/日。

 

庫存:

原油市場將在今年下半年供過於求,接近100萬桶/日,並在2023大致平衡。由於中國原油庫存和水上石油以及 IEA 政府庫存的減少,7月份全球石油和石油產品庫存下降2560萬桶。OECD工業庫存增加4310萬桶至27.05億桶,比五年平均水平低2.749億桶。2022/3 -8IEA 成員國釋放了近 1.8億桶的公共庫存,接下來2個月再釋放5200萬桶。

中國持續的需求疲軟大大減緩了夏季煉油活動增加的步伐。在 8 月達到疫後8140萬桶/日的峰值後,由於季節性維護,煉油廠的吞吐量預計將在9 -10 月下降。

 

出口:

美國勢將取代俄羅斯成為歐洲最大原油供應國,在過去幾個月,歐洲從俄羅斯和美國進口的原油之間的差距急劇縮小,美國完全有能力在12月俄羅斯石油禁令生效後取代俄羅斯成為歐洲的第一大供應國。美國是成為歐洲最大的原油供應國的主要競爭者,因為煉油商在歐盟制裁最後期限迫近之前爭相尋找替代供應。到8月份,俄羅斯和美國的桶裝油進口量差距從衝突前的130萬桶/日縮小到只有4萬桶/日。

 

 

 

 

 

影響油價利多因素:

1.全球大多數煉油廠的產能已接近峰值投資不足

IEA表示2021全球煉油能力減少91萬桶/(30年來首降),預期今年恢復100萬桶/日,2023恢復160萬桶/日,然而這樣還是低於疫情損失(許多煉油廠永久減產)IEF表示2022全球石油投資將停滯不前(ESG),供應鏈問題加大了採購設備的難度。投資將連續第三年低於2019年的4410億美元,危及未來的能源安全

 

2.歐盟對俄石油禁運 冬季時價格可能會回升

歐盟原則上同意2022年底前禁止90%的俄羅斯石油進口(350-400萬桶/)歐盟2022/12/5將停止海運進口俄羅斯原油,2023/2/5停止海運進口俄羅斯成品油,估計缺口各為130萬桶及100萬桶/日。秋季煉油廠歲修後,油價預計將有上行的動力G7將對俄羅斯石油進口緊急制定價格上限(美國初步指導價44美元/),價格上限實施時間將與歐盟對俄油的進口禁令實施時間一致,但美財長葉倫警告美國冬季恐遭汽油價格飆升,因為屆時歐盟會大幅減少購買俄羅斯石油。俄羅斯表示對於那些支持對俄油設價格上限的國家,俄方將停止供應原油和石油產品,將對亞洲運送更多石油。俄羅斯能源部長表示俄羅斯不會虧本或低於成本價向對俄實施限價的國家出售石油和天然氣。

 

3.天然氣以及煤價格上漲,使工業界及電力業以油取代。

4.颶風季節9月開始活躍,恐擾亂墨西哥灣生產。

 

5.核協議談判局勢不明 目前不樂觀。

若伊朗核協議順利恢復,伊朗將可在未來1.5年達到400萬桶/日的滿負荷產能,比目前的產量增加140萬桶/日。根據IEA估計伊朗海上原油儲備約為1億桶。

 

6.入秋準備冬季取暖季供應擔憂加據

天然氣危機加劇亞洲國家競相囤積用於發電的燃料油,日本8月燃料油進口量飆升四年以來最高。

 

 

影響油價利空因素:   

1.俄羅斯供應不受歐美制裁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原油出口似乎不受制裁影響,仍在創高,買家由歐洲轉向亞洲

IEA表示俄國7月出口約740萬桶/日的原油與石油產品,僅較今年初減少約60萬桶/日。Rystad Energy報告表示,受到各國制裁以及石油禁運的影響,俄羅斯7月原油出口量降至420萬桶/日,較前月減少40萬桶/日,但俄羅斯原油產量已經恢復至接近俄烏戰爭以前的水平,將今年俄羅斯原油產量的預估較前月上調20萬桶/日至960萬桶/日,相比9月俄羅斯在OPEC+的生產配額為1103萬桶/日。IIF表示俄羅斯8月石油出口達同期最高水平(希臘油輪幫助)。俄羅斯副能源部長表示希望將產量維持1000萬桶/日,可預見的未來,烏拉爾原油價格70-90美元/桶。

 

印度約有80%的石油是透過進口(過去2 %從俄進口)。印度7月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87.74萬桶/日,較6月下降7.3%(目前為印度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增加沙特石油進口。中國7月份中國向俄國進口原油年增7.6%至714.6萬噸,占原油總進口量19.1%,俄國已連續三個月成為中國最大原油進口國。2022年以來中國累計向俄羅斯進口原油年增4.4%至4845萬噸,直逼中國向沙烏地阿拉伯進口原油數量的4984萬噸。

 

2.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

Fed 主席Powell表示將持續努力降低通膨,直到完成使命,而這場抗擊通膨的戰鬥將令就業和經濟成長付出高昂代價,強調 Fed 當務之急是讓通膨回落到 2% 目標。沙特預計大幅下調10月銷往亞洲的阿拉伯輕質石油價格至升水5.85美元/(9月為9.8美元/桶創紀錄升水)

 

3.SPR釋放

2022/5起釋出100萬桶/日的戰略儲油,並持續6個月的時間,將釋出1.8億桶戰略儲油。11月起停止釋放。IEA表示儘管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產油量超出預期,但表示IEA成員國將在必要時(11月到期後)釋放更多戰備儲油。補充儲備
不包含價格觸發機制,並在2023之後才可能實施。

 

4.汽油價格連續下跌。歐美夏季出行高峰逐漸結束。

AAA指出全美每加侖汽油平均價格連續92天下跌(2022/6/14 5.016美元 史上最高紀錄),寫下2020/4以來最長跌勢。

 

 

5.變種病毒再起,中國經濟疲弱。

Energy Aspects表示 2022中國對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的需求可能下降38萬桶/日至809萬桶/日,這將是自2002以來的首次收縮, 中國是全球第2大原油消費國及第1大進口國,去年進口量達5.13億噸,自從今年2月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已連續3個月(5-7月)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的最大來源國。中國1~7月從沙烏地阿拉伯進口量仍以4984萬噸(年減率1%)排名第1,俄羅斯則以4845萬噸(年增率4.4%)排名第2

 

6.美國與其他國家產量緩步提升中。

EIA表示美國10月頁岩油產量將增加13.2萬桶/日至911.5萬桶/

 

 

OPEC+產量提升中,但剩餘產能有限(沙特和阿聯酋也只有300萬桶/日的剩餘產能)

8月份OPEC原油日產量增加69萬桶至2958萬桶/日,創下2020/4以來的新高,主要受到利比亞生產恢復,然而目標產量達成率降至95.5%,連九個月下滑(非洲產能不足)OPEC+2022全球石油市場供應過剩預測砍半至供給過剩40萬桶/(成員生產不足)2023將出現30萬桶/日的供應赤字(供不應求)。石油需求仍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主要因為通膨高漲以及貨幣政策的收緊,也將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支出預算

EIA預測2022 OPEC將從石油出口中獲得8420億美元的收入,是自2014以來的最高收入,將比2021高出近50%。今年的增長是由於產量增加230萬桶/日和原油價格上漲。展望2023預測OPEC液體燃料產量將增至每天3450萬桶/(2016 歷史最高產量3700萬桶/),比預測20223400萬桶/日增加57萬桶/日。由於全球原油價格下跌,預測2023 OPEC的淨收入將下降。預計全球石油庫存(自2022Q2以來一直在增加)將在2023繼續增加。這種額外的供應將降低全球價格。然而,預測仍受到高度不確定性的影響:制裁將如何影響俄羅斯的石油生產、全球經濟前景、全球石油消費增長速度、歐佩克部分產油國因計劃外的生產中斷可能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產量和淨出口收入(伊朗、利比亞、委內瑞拉和奈及利亞尤其嚴重)

 

 

 

 

 

 

 

 

 

【美國天然氣】

 

     

 

     

 

     

 

 

 

今晚將公布庫存報告(預估中位數71 Bcf),留意數據。

 

    天然氣期貨大漲至9.114美元,原因為市場預測今晚庫存增加數據將比去年及五年平均少,產量因本週管道維護而下降約2bcf/d(短暫)中西部預計9/16-22出現高溫(芝加哥氣溫可能會達到90 s) 德州和南部也保持炎熱,這與前幾天對於較涼爽的預測背道而馳、燃煤廠逐漸淘汰也會提升燃氣需求、歐洲亞洲對於美國LNG的過冬需求,引發對冬季儲存不足的擔憂化惡化。全國現貨價格上漲28美分至8.155美元。

   

    庫存方面,市場仍擔憂冬季儲存不足的風險,未來幾周儲存增加必須有更大的注入才能應對要來的冬季(市場預計只會略有改善)LNG出口增長看起來可能延續到明年及之後(亞洲 歐洲的買家也要準備過冬)。儘管EIA預估進入冬季前可以儲存到3.4Tcf,但目前只剩8週時間(Schork表示需要超過700 Bcf),達到該目標的機率也越來越低,約23%機率能達成。

 

    NatGasWeather表示9/18-22的全國氣溫仍相當炎熱,氣溫普遍高於正常水平(預計北部的Dakotas本週氣溫高達90s),預測下週晚些時候北部平原和中西部氣溫將更加溫和,隨10月來臨,全國對於降冷的需求可能明顯減少。

 

    NOAA表示拉尼娜現象(反聖嬰現象)在秋季影響天氣狀況的機率有91%,冬季則為54%,如果此現象於冬季發展起來,這將是連續第三年。在這樣的冬季,美國南部半往往更加暖和,北半部會較正常冷,對於上中西部和東北的天然氣消費市場是個好兆頭,拉尼娜現象也經常加劇加州和西南部的乾旱,使得水力發電不夠,進而增加這些地區天然氣的需求。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多因素:

1.北溪1號供氣不穩定 促進對美國LNG需求成長

9/3俄羅斯以設備故障存有漏油現象為由,無限期暫停北溪1號供應,加劇歐洲在確保冬季燃料供應上的困難。歐洲儲存進度優於預期81%(2022/8-2023/3使用量減少15%),歐洲2023/3-4才會感受痛苦(供應風險,庫存可能下降至0,痛苦程度取決於LNG進口和當時的天氣)。德國警告即便天然氣庫存95%滿載,若俄羅斯停止輸氣,只足夠2.5月的需求。目前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份額從幾個月前50%降至9%。歐盟能源緊急能源會議要提案包括:(1)減少整體用電量;(2)在特定用電高峰時間強制降低用電;(3)針對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炭行業設定超額利潤上限,並對超過的部分額外徵收超額利潤稅;(4)通過對可再生能源或核能等發電電價設定上限,從而對非天然氣發電業者營收設置上限。

 

2.歐盟決定今年11/1前,歐盟的天然氣儲備量應不低於滿額儲氣量的80%。 歐洲能源及電力危機。

德國天然氣庫存填充速度超乎計畫,有信心填充超過90%截至9/7歐洲天然氣儲量達到82%截至9/4德國天然氣儲存水平為85.02%(10/1 85% 11/1 95%目標),一旦俄羅斯供應完全停止,即使德國11月庫存填充至95%,也只能最多夠用2.5個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充足的庫存不能保證歐洲國家能安全過冬。歐盟主席表示將在短期內進行干預以抑制飆升的電價,並最終尋求讓天然氣價格與電價脫鉤,將限制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價格。今年北半球的冬季極端寒冷,將創造出30Bcm1Tcf的暖氣需求,將會使得2023/3前的儲量減少到4%

 

3.美國電力部門消費量增加。

2022美國電力行業的天然氣消耗量將比2021增加0.9 Bcf/d。隨著天然氣價格的上漲,發電廠往往會消耗更多的煤炭。然而,煤炭市場供應緊張以及煤炭庫存處於歷史低位。雖然低於平均水平的儲氣量通常會導致煤炭發電量增加,但煤炭發電量仍低於2021水平,2022的煤炭庫存比2021下降19.5%,比2020下降41.7%。煤炭儲存量的下降導致煤炭價格上漲,發電靈活性降低,導致天然氣使用量增加。美國天然氣發電量7月中旬創歷史新高。

 

4.美國LNG強勁出口

預計2022Q3平均出口量為10Bcf/d,全年為11.2 Bcf/d,比去年同期增長14%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輸往歐洲,歐洲希望擺脫對俄羅斯依賴。歐洲亞洲夏季降溫需求正在增長,歐洲、亞洲買家搶奪美國液化天然氣,以應冬季之需。


美國2016/2開始LNG出口 ,截至2022/7 美國LNG 出口能力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並且出口LNG 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2022上半年美國LNG出口量平均為每天11.1Bcf/d。美國第七個也是最近的Calcasieu Pass LNG提前在8月前投入使用。除了2019開工建設的Golden Pass LNG(2.4 Bcf/d) 外,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另外兩個項目最近也開始建設,分別是Plaquemines LNG(1.8 Bcf/d) Corpus Christi Stage III(1.6 Bcf/d)。一旦完成,三個出口項目將在 2025之前將美國 LNG 峰值出口能力擴大 5.7 Bcf/d

 

 

 

5.颶風季節

NHC預測今年的颶風將有14-21個命名風暴,高於平均14個,其6-10個會變成颶風,3-6會變成大型颶風。2021 IDA颶風使墨西哥灣的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斷了10多天,導致美國進入冬季的天然氣儲存庫存偏低。9月預計有更多風暴即將來臨。

 

6.美國庫存低於平均值。

截至92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54Bcf (2017-2021平均淨注入量65Bcf,去年同期注入48Bcf)2694Bcf ,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3043Bcf減少349Bcf ( 11.5%),較去年同期2916Bcf減少222Bcf(7.6%)。在補給季節(4 月至 10 月)迄今為止,平均注入存儲的速度比五年平均水平低5%(上週4%)如果補充季節剩餘時間注入儲存的速度與與五年平均值10.2Bcf/d 相匹配,那麼10/31的總庫存將為3296 Bcf(上週3307 Bcf),比五年平均值3645 Bcf349Bcf(上週338Bcf)預估至入冬前的10月底(只剩8週時間,達到該目標的機率越來越低),美國天然氣庫存將達到3.4兆立方英尺,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將減少7%

7.Freeport LNG 延至11月底前恢復出口服務

Freeport LNG 周二表示延至11月初至中旬重啟設施,到月底提升到2Bcf/d出口量 (最大出口能力的85%),約佔美國LNG出口的17%2023/3 第二個裝載碼頭也將恢復服務,到時可達2.38 Bcf/d(最大出口能力的100%)Analytix.AI預計相較之前10月份恢復出口的假設,將會增加106 Bcf的庫存,將可使10月底的庫存累積回到3.4Tcf軌道上。

 

8.北半球嚴重乾旱 全球暖化加劇了反聖嬰現象的嚴重性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空因素:

1.經濟衰退的風險。

通膨和利率飆升,引發市場擔憂。

 

2.價格太高破壞需求,尋求各種辦法解決天然氣短缺問題。

挪威油氣巨頭Equinor執行長表示對進口天然氣和用於發電的天然氣價格設計價格上限,並不能解決歐洲根本問題。大規模減少需求將是解決歐洲能源危機的唯一可行辦法。德國經濟部長宣布,將讓現有三座核能發電廠的其中兩座,在預定12月除役的期限之後仍保持待命狀態,以確保在天然氣短缺之際能力足夠的電力供應。

 

3.美國9月下旬較7 8月酷熱氣溫較舒緩,進入涼爽的秋季,美國國內空調需求下降。

4.歐盟成員國將從2022/8/1起到2023/3/31自願減少15%的天然氣使用量(歐盟成員國須總共節省450億立方米)義大利縮短冬季供暖時間,降低供暖溫度。

 

5.強勁產量創歷史高點 本月高點100Bcf/d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