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早安】⭐️市場有趣之處就是,總有人在幻想,總有人很清醒 ⭐️在非農之後又將迎接CPI棒打幻想?
409
⭐️本日焦點⭐️ 10/11 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Fed) 行長梅斯特談話 10/12 聯準會(Fed)理事鮑曼、明尼亞波利斯聯儲銀行總裁卡什卡利談話 10/13 聯準會9月份會議紀要 10/13 下午台積電法說會10/13 美國9月份CPI,關注核心CPI,市場預估8.5% 10/14 英國為期兩周的長債回購到期,是否繼續 10/14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 10/14 富國銀行、摩根大通、摩根史丹利財報 關注油價在OPEC+拍板減產之後的發展 ----------------------------------------------------------------------------- 1) 周五非農就業數據公告。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6.3萬,創2021年4月以來最小增幅。預估為增加25.5萬,8月增加31.5萬。9月失業率報3.5%,預估為3.7%,前值為3.7%。 美國9月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5%,預期增5.1%,8月前值增5.2%。美國9月平均每小時薪資月增率0.3%,預期增0.3%,8月前值增0.3%。 2) 聯準會傳聲筒記者Nick Timiraos,在非農數據公告後發文表示:『聯準會正在通往另一次大幅升息的路上』 Timiraos寫道,去年聯準會官員們一度認為是供應鏈瓶頸和政府的刺激措施推動了物價的上升。但他們現在擔心,薪資的上升壓力可能會成為繼續推高通膨的動能。 3) 10月7日週五,美國紐約聯儲主席John Williams稱,隨著時間的推移,聯邦基金利率需要升至4.5%左右,但升息的步伐和最終高峰將取決於美國的經濟表現:升息將取決於數據,現在的重點是讓通膨回落到2%。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利率,基本上讓利率高於通膨水平。這將有助於限制需求和供應,並以迅速降低通膨。 4) 10月10日週一,聯準會副主席布雷納德:緊縮政策已衝擊經濟基本面未來升息將非常謹慎。其表示,在壓制通膨與收緊貨幣政策的同時,該行正在密切關注經濟方面的風險。她強調了緊縮貨幣政策的必要性,重申了致力於降低通脹回到2%的央行目標,『收緊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應需要時間才能在經濟中發揮作用。』與其他官員不同的是,布雷納德今天在芝加哥的演講更關注未來一年的經濟風險。她表示,為了能更好地對齊供應端,高利率正在抑制經濟的需求端。 她說道,近幾個月來,美國的金融市場正迅速收緊且影響廣泛,借貸成本也在快速上升,股票和其他資產的價格顯著走低,這些發展可能會減緩企業投資、支出和招聘活動。由於布雷納德的講話重點偏向於經濟風險,市場認為其相當於釋放了一些“鴿派”的訊號。在她講話期間,美股三大指數明顯反彈,收復了日內部分跌幅。 5) 處理器大廠超微(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於美國股市週四(10月6日)盤後宣布,受個人電腦(PC)市場較預期疲軟、整個PC供應鏈採取重大庫存調整行動導致用戶端部門營收低於預期影響,2022年第3季(Q3)營收預估約年增29%(季減15%)至56億美元。 超微8月2日發布的財測顯示,Q3營收預估將年增約55%至67億美元(加減2億美元)。 超微週四指出,數據中心、遊戲以及內嵌式部門營收皆大幅超越去年同期水準,符合原先預期。超微並且表示,受用戶端處理器出貨量、銷售均價(ASP)下滑影響,Q3非毛利率預估約50%、低於8月2日發布的54%預估值。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週四表示,PC市場在Q3顯著轉弱。她說,超微產品組合雖仍非常強勁,但總體經濟情勢導致PC需求低於預期、整個PC供應鏈庫存因而出現大幅調整。 6) AMD業績警報後又傳壞消息,聯邦快遞預警才過三週,又要下調運輸訂單預期。當地時間7日週五,媒體引述內部備忘錄的消息稱,因為預計今年節日期間包裹配送量會下降,聯邦快遞旗下業務部門聯邦快遞地面服務(FedEx Ground)計劃,下調遞送量預期。 上述備忘錄顯示,聯邦快遞地面服務的高級副總Paul Melander本週稍早給6000名處理配送和卡車運輸的獨立承包商發訊息,通知他們,聯邦快遞地面服務預計要下調預期的包裹配送量,這些挑戰將反應客戶的訊息,客戶預計,當前的環境下,在今年的節日旺季,訂單量可能減少。 媒體指出,聯邦快遞地面服務處理大部分該公司的電商快遞業務,貢獻了公司40%以上的營業利潤。十多家快遞承包商告訴媒體,今年他們的送單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到15%。 7) 瑞信宣布30億瑞郎回購計劃,重組計劃或20天後見分曉。深陷破產傳聞的瑞信於10月7日宣布,將以大約30億瑞郎的現金回購部分運營公司的高級債務證券。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瑞信似乎是希望在改革重組之前管理負債。據報導,瑞信首席執行官Ulrich Korner此前告訴員工,該行正處於關鍵時刻,10月27日將披露戰略改革計劃的最新訊息。在於10月27日發布戰略更新和季報之前,該行也已著手安撫投資者。 具體而言,瑞信7日宣布,正在對8項歐元或英鎊計價的高級債務證券進行現金要約回購,總價值高達10億歐元。與此同時,瑞信還宣布了一項現金回購要約,涉及12項美元計價的高級債務證券,總價值約達2億美元。兩項要約回購均受相關要約回購備忘錄所載的各項條件所規限。兩項回購要約分別將於2022年11月3日和2022年11月10日到期,但須受要約文件所載的條款及細則約束。 8) 各國央行賣美債、屯現金,隨時準備捍衛本國貨幣:根據美國聯準會 (Fed) 的資料,在 10 月 5 日為止一周,外國央行共賣出 290 億美元的美國公債,使連續四周的減持金額達到 810 億美元。這也寫下 2020 年 3 月至今最大外流金額,目前外國央行的美債總部位降至 2.91 兆美元。 隨著美元不斷升值、經濟衰退風險扔高,央行開始充實手頭現金不令人意外。從日本到智利,許多國家的央行為了捍衛本幣,近期都進場干預匯市。 Wrightson ICAP 經濟學家 Lou Crandall 表示,外國央行 9 月的拋售似乎屬於預警性質。當外國央行連續四周減持美國公債部位,同一時間,存放在 Fed 外國附買回協議機制 (reverse repurchase agreement) 的現金,一共增加 610 億美元。 9) 在東南亞國家,外匯存底正在迅速減少,反映美元升值導致的資產價值重估算,以及東南亞本身的幣值走貶。例如,馬來西亞和印尼 9 月的外匯存底,都降到 2020 年以來最低水準,泰國更降到五年低點,資金緩衝明顯減少。 不只新興亞洲,日本的外匯存底也大幅縮水,截至 9 月底為 1.24 兆美元,比 8 月減少 540 億美元,其中外國證券從 1.04 兆美元下滑至 9850 億美元,代表日本可能藉由賣出這些外國證券,並用所得資金干預匯市、阻貶日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
留言請登入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