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農產品】由於黑海艦隊遭受攻擊 俄羅斯週末宣布暫停參與黑海出口協議

 

由於黑海艦隊遭受攻擊

俄羅斯週末宣布暫停參與黑海出口協議

 

【近期事件】

10/31晚上11:00公布10/21-10/27出口檢驗報告

11/1凌晨4:00公布美國農作物生長報告、巴西農作物種植進度

11/2凌晨3:00公布9月份玉米消費報告、晚上10:30公布乙醇產量及庫存報告

11/3晚上8:30公布10/21-10/27出口銷售報告

11/4公布作物乾旱報告、10月份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

11/5凌晨3:30公布CFTC持倉報告

 

【農產品】

小麥:

美國農業部在每日天氣報告中表示,德克薩斯州和奧克拉荷馬州降雨有利農民種植硬紅冬小麥,導致28小麥12月份期貨價格下跌1.1%至每英斗829.25美分。

 

截至1023日,冬小麥種植率為79%,市場預期為81%,上週為69%,去年同期為79%,五年均值為78%;出苗率為49%,上週為38%,去年同期為53%,五年均值為56%

 

10/14-10/20的一週小麥出口銷售量為533,200公噸,較上週成長188%,高於市場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10-50萬公噸之間,最大出口國家為南韓109,500公噸。

出口裝船量為136,800公噸,最大目的地國家為墨西哥42,700公噸。

 

10/14-10/20一週小麥出口檢驗量為125,582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4%,較上週下滑46%,較去年同期下滑36%,低於市場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20-50萬公噸之間,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29,339公噸、奈及利亞23,760公噸、牙買加22,294公噸、與日本22,196公噸。

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233,937公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為9,491,684公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為9,537,355公噸,年減0.5%,美國農業部10月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的小麥出口量將年減70萬噸至2,110萬噸。

 

10WASDE預估之2022/23年度美國小麥前景為供應量、使用量、出口量、和庫存量減少。

根據美國國家農業統計局NASS穀物報告,2022/23年度小麥的收成面積和單產均有所減少。

產量下調1.33億英斗至16.5億英斗,僅比去年略高0.2%

部分抵消產量下調的是更高的預計進口量,上調了1000萬英斗的硬紅冬麥至1.2億英斗。

NASS表示,需求的減少來自飼料用量減少3000萬英斗,是自1983/84年度以來的最低量。

由於供給減少、出口銷售步伐放緩、以及美國出口價格持續缺乏競爭力,美國小麥出口量下調5000萬英斗至7.75億英斗,是自1971/72年度以來美國小麥出口的最低水平。

期末庫存僅下調3400萬英斗至5.76億英斗,高於市場預期,主要因為美國小麥價格太高,缺乏市場競爭力,即使供給吃緊但仍缺乏出口需求造成庫存堆積。

 

10WASDE預估2022/23年度全球小麥前景為供應量、消費量、貿易量、和庫存量減少。

儘管全球產量仍處於創紀錄水平,但由於美國以及阿根廷的減產抵消了歐盟產量的增加,

全球產量減少了222萬噸至7.817億噸。

阿根廷減產150萬噸至1750萬噸,主要由於持續廣泛的乾旱天氣導致收成面積和單產減少。

歐盟產量上調265萬噸至1.3475億噸,主要是由於波蘭和德國政府的估計上調。

全球消費量減少85萬噸至7.9017億噸,由於食品、種子、工業用途減少抵消飼料用量增加。

全球出口量減少56萬噸至2.0833億噸,由於美國、阿根廷的出口減少抵消歐盟的出口增加。

預計期末庫存減少103萬噸至2.6754億噸,主要是由於美國庫存的下調。

 

 

 

 

 

玉米:

美國農業部公佈的每周玉米出口銷售低於預期,以及美元走強加劇了對玉米出口需求的擔憂。美國國內需求良好,但出口緩慢,美國價格高於其他產地,尤其是巴西和烏克蘭。28日玉米12月份期貨價格下跌0.22%至每英斗680.75美分。

 

10/14-10/20的一週玉米出口銷售量為264,000公噸,較上週下滑35%,低於市場預期低標,市場預期範圍在30-65萬公噸之間,最大出口國家為中國157,800公噸。

出口裝船量619,000公噸,最大目的地國家為墨西哥316,400公噸。

 

10/14-10/20的一週玉米出口檢驗量為470,623公噸,佔穀物出口檢驗總量的13%,較上週成長5%,較去年同期下滑26%,接近市場的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30-65萬公噸之間,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240,063公噸與中國145,782公噸。

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634,864公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為3,768,124公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為4,803,201公噸,年減22%,美國農業部預估2022/23年度玉米出口量將年減13%5,460萬噸。

 

截至1023日:

美國玉米收割率為61%,市場預估為62%

前一週為45%,去年同期為64%,五年均值為52%

 

10月份WASDE預估的2022/2023年度美國玉米前景為供應減少、出口減少、飼料用量增加、用於乙醇的玉米減少、以及期末庫存減少。

總供應量預計為153.22億英斗,較上個月減少1.72億英斗;其中,產量下調4900萬英斗、期初庫存下調1.48億英斗、以及進口量上調2500萬英斗。

產量預計為138.95億英斗,減產4900萬英斗,主要原因為單產下調至每英畝171.9英斗。

飼料使用量增加5000萬英斗,但用於乙醇的玉米減少5000萬英斗,故國內需求量維持不變。

儘管玉米產出可能減少,但是需求也同樣疲弱。出口量下調1.25億英斗,主要原因是供給量減少和季初需求放緩。

由於總供應量(期初庫存+產出+進口)下調1.72億英斗超過總使用量(出口+國內需求)下調1.25億英斗,2022/2023年度玉米期末庫存下調4700萬英斗。

 

10月份WASDE預估的2022/2023年度全球玉米前景為產量減少、貿易增加、和庫存減少。

全球產量的下調,主要由於美國跟歐盟產量的下調。而歐盟產量的下調,主要由於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法國的減產。

全球進口的增加,主要由於美國跟歐盟進口的增加,但被日本及越南的減少部分抵銷。

全球出口的減少,主要由於美國出口的減少,但被烏克蘭出口的增加部分抵銷。

全球庫存為3.0119億噸,下調了334萬噸,主要反映了美國、中國、和烏克蘭的減少,但被加拿大及巴西的增加部分抵銷。

 

 

 

 

黃豆:

美國農業部上週五表示出口商向中國出售了126,000噸黃豆以及向西班牙出售了198,000噸黃豆,激勵28日黃豆1月份期貨價格上漲0.48%至每英斗1400.25美分。

 

10/14-10/20的一週黃豆出口銷售量為1,026,400公噸,較上週下滑56%,低於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80-190萬公噸之間,最大出口國家為中國1,115,600公噸。

出口裝船量為2,748,600公噸,最大目的地國家為中國2,151,300公噸。

 

10/14-10/20一週黃豆出口檢驗量為2,888,829公噸,佔穀物出口檢驗總量的82%,較上週成長53%,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2%,高於市場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100-200萬公噸之間,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2,132,904公噸,佔出口銷售量的73.8%

去年同期檢驗量為2,568,133公噸,今年累計檢驗量為7,600,918公噸,去年同期累計檢驗量為8,603,350公噸,年減12%,美國農業部預估2022/23年度黃豆出口量將年減5.2%5,566萬噸。

 

截至1023日:

美國黃豆收割率為80%,市場預期為77%

前一週為63%,去年同期為71%,五年均值為67%

 

巴西今年有機會看到創新高的黃豆種植面積,並擁有良好的生長條件。

根據巴西農業部下屬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統計,截至1022日,黃豆已種植了34%;而根據巴西農業諮詢機構AgRural統計,截至1022日,巴西黃豆歷史平均種植率為26%

巴西政府預計,到明年春天可生產逾1.5億公噸黃豆,10月份WASDE也上調2022/23年度巴西黃豆產量至1.52億公噸。

最新數據顯示,巴西目前是全球最大黃豆生產國,佔全球黃豆產量近四成,影響黃豆價格甚鉅。

 

10月份WASDE預估的2022/2023年度美國黃豆產量下調6500萬英斗至43.13億英斗,

主要原因為單產下調每英畝0.7英斗,而收成面積8660萬英畝維持不變。

由於較低的產量被較高的期初庫存部分抵消,總供應量下調3100萬英斗。

由於來自南美的競爭加劇,黃豆出口量下調了4000萬英斗至20.45億英斗。

出口量的下調被壓榨量的增加部分抵消,期末庫存與上月持平為2億英斗。

 

10月份WASDE預估的2022/2023年度全球黃豆產量上調122萬公噸至3.9099億公噸,

主要是由於巴西黃豆產量的增加,反映巴西國家供應公司(CONAB)報告的種植面積增加。

全球黃豆出口量上調96萬公噸至1.6884億公噸,主要是由於巴西和阿根廷出口量的增加,但部分被美國和巴拉圭出口量的減少所抵銷。

由於全球(主要是南美洲)供給增加,中國黃豆進口量上調100萬噸至9800萬噸。

全球黃豆期末庫存上調160萬噸至1.0052億噸,主要是由於巴西庫存的增加。

 

 

 

 

 

 

 

 

 

 

 

 

 

 

乙醇產量連續第四周上升,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報告了截至1021日的一週,乙醇產量為103.3萬桶/天,較上週日均增加了17,000桶;但需求和運輸不確定性,全年下降73,000桶。而國內庫存量為2229.1萬桶,比一週前增加44.7萬桶,比一年前增加236.6萬桶。

 

 

美國8月份用於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耗量為4.32億英斗,較上月減少3.02%,較去年增加3.59%

美國8月份玉米飼料(DDGS)產量為186.8萬噸,較上月減少3.41%,較去年增加2.24%

 

 

美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公布9月份的壓榨量為1.58億英斗,低於市場預期1.62億英斗,報告表示為供應緊張而非需求不足。壓榨量低於上個月,但高於去年同期。

9月份豆油庫存為14.59億磅,市場預期為15.22億磅,8月份為15.65億磅,20219月為16.84億磅。

 

 

中國海關公布數據顯示,20229月,中國黃豆進口量為771.5萬噸,較前一月創下5個月新低的716.6萬噸增加7.7%,較去年同期的687.6萬噸增加12.2%。儘管9月份進口量高於以往,但今年1-9月,中國黃豆進口量仍比去年減少6.6%6,904.3萬噸。

9月份中國黃豆進口增長主要是來自於美國黃豆進口的增加,中國進口美國黃豆達11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69,439公噸大幅增長;而9月份進口巴西黃豆558萬噸,則是較去年同期的593.6萬噸減少6%

今年上半年,中國疫情管控及豬隻存欄率下降等,都影響到黃豆的進口需求;而黃豆進口成本較高,以及黃豆壓榨毛利低迷,也影響到壓榨廠進口黃豆的意願;下半年隨著生豬養殖業復甦、對豆粕需求有所回升,黃豆庫存下滑令中國進口黃豆步伐加快。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美國對中國已銷售但未裝船的2022/23年度黃豆總量為1359萬噸,高於去年同期1102萬噸。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20229月平均為136.3點,較上月減少1.1%,連續第六個月下滑。9月食品價格指數的跌幅主要由國際植物油價格大幅下跌拉動,同時食糖、肉類和乳製品價格溫和走低,抵消了穀物價格指數反彈的影響。然而,即使連續6個月下滑,食品價格指數仍比去年同期高出7.2點(5.5%)。

 

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9月平均為147.8點,月減1.5%,年增11.2%9月國際小麥價格反彈2.2%,原因是黑海出口協議在11月之後能否延期的不確定性增加,而烏克蘭的出口能力將受此影響。此外,阿根廷和美國乾旱狀況引發了市場擔憂,玉米供應緊張導致歐盟內部小麥需求增加,但與此同時歐盟出口速度卻在加快,這些因素進一步支撐了小麥價格。9月份國際粗糧價格小幅上漲0.4%,但各類產品走勢不盡相同。其中,全球玉米價格基本穩定(+0.2%)。儘管美國和歐盟產量前景進一步趨緊,再加上烏克蘭出口的不確定性,共同導致供應前景惡化,但強勢美元抵消了供應端對玉米價格的壓力。然而,由於總體需求疲軟,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9月平均為152.6點,月減6.6%,創20212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這項指數的持續下跌反映了棕櫚油、黃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的下降。9月份的國際棕櫚油價格連續第6個月下跌,原因是持續的高庫存又恰逢東南亞季節性產量增加。與此同時,全球黃豆油價格在8月份短暫反彈後溫和下跌,這是由於阿根廷農產品銷售大幅增加,提高了出口供應量。在進口需求低迷和黑海地區出口供應增加的雙重影響下,國際葵花籽油價格跌至14個月低點。國際菜籽油價格也顯著下降,主要原因是預計2022/23年度全球產量充足。原油價格下跌也給國際植物油價格帶來下行壓力。

 

天氣預報顯示,11月初的天氣將轉向較為溫暖潮濕。這可能會縮短穀物最佳收成的時間,特別是如果接下來出現大面積降雨,將使農民無法下田工作。

 

 

衡量反聖嬰現象的ONI指標顯示,最近幾個月反聖嬰現象有放緩的趨勢。

各國氣象局表示,今年冬天反聖嬰現象仍持續,但沒有先前嚴重,故對於農作物產量的影響可能較往年來的小。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