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油市週三下跌,原因為俄羅斯友誼輸油管道恢復向匈牙利供油,波蘭境內導彈爆炸意外事件未令俄烏局勢升級, 使得地緣政風險溢價回落以及IEA下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長評估及EIA公布汽油蒸餾油庫存優於預期和IEA下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市場隨消息變化,目前仍是在持續升息經濟放緩使得需求下調的擔憂與第四季供應吃緊的擔憂上的博弈。目前市場將焦點放在經濟放緩將影響石油需求,然而11月起OPEC+實際減產100萬桶/日和12/5歐盟對俄油的制裁可能會讓油市更加吃緊,也將能支撐油價。目前價格走勢震盪整理偏弱看待。
中期而言,擔憂全球經濟衰退、中國變種病毒BA.5疫情加劇房市風險等因素、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持續增加、升息緊縮預期增加、煉油廠秋季將陸續展開歲修,會對油價產生下行壓力。然而,煉油廠投資不足、OPEC有限的閒置產能及大幅減產、地緣政治風險(俄烏衝突升級)、俄羅斯可能減產、冬季要來了等利多因素可支撐油價,我們認為第四季度油價預計保持85-95區間震盪。
EIA週三22:30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當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540萬桶至4.354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4%)、戰略原油儲備庫存-410萬桶至3.921億桶(1984/3/以來最低)、庫欣原油庫存-160萬桶至2560萬桶、汽油庫存+220萬桶至2.079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5% )、蒸餾油庫存+110萬桶至 1.074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15%)。
美國原油產量持平至1210萬桶/日(較去年同期+70萬桶/日)、原油產品消費量-17.9萬桶至2108.7萬桶/日、汽油消費量-26.9萬桶至874.2萬桶/日,原油以及油品的日均出口量+19.5萬桶至988.7萬桶、原油進口(排除SPR)-89.5萬桶至555.9萬桶/日、原油出口+34.1萬桶至386.2萬桶/日、原油淨進口-123.6萬至169.7萬桶/日、煉油廠原油加工量+6.3萬桶至1615.2萬桶/日、煉油廠產能利用率+0.8%至92.9%(東海岸102% 墨西哥灣沿岸95% )、汽油產量+3.6萬桶至978.9萬桶/日、蒸餾油產量-10.8萬桶至509.7萬桶/日、石化產品淨進口+30.8萬桶至-373.1萬桶/日、汽油進口+8.3萬桶至57.2萬桶/日、蒸餾油進口-21.8萬桶至11萬桶/日、石化產品出口-14.6萬桶至602.5萬桶/日。整體而言,我們認為數據對於油價中性偏多。
IEA月報
需求面:
黯淡經濟前景將使全球石油消費在2022Q4年減24萬桶/日(上調10萬桶),需求增長將從今年的210萬桶(上調18萬桶/日,理由是中國需求的上修)/日放緩至2023年的160萬桶/日(下調40萬桶/日)。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增加、高柴油價格助長通膨、中國經濟疲軟、歐洲能源危機和美元走強都對石油需求增長構成壓力。但將明年中國需求增長預測小幅上調10萬桶/日至1570萬桶/日。未來幾個月全球石油需求面臨無數逆風,直到明年第二季以前,需求都不大可能顯著恢復。經濟指標依然顯示疲弱,鷹派的央行抗通膨政策恐將全球經濟推入衰退。IEA同時調降中國2023石油需求增長預估,從每日82萬桶調低為78萬桶/日,因為中國前景仍受到房地產下滑和防疫封控的打擊。
供給面:
歐盟原油禁運12/5生效之後,預期俄羅斯原油產量明年將會減少140萬桶/日。2022/10全球石油供應量增加41萬桶/日至1.017億桶/日,但預期年底前將會減少100萬桶/日,主要因為OPEC+已經宣布將減產200萬桶/日,以及歐盟對俄羅斯的原油禁運將於12/5生效的影響。2022全球原油日產量年增460萬桶至9990萬桶。2023全球產油則預估將年增74萬桶/日(下修2萬桶/日)至1.007億桶/日,預料在美國、巴西和挪威的領頭下,非OPEC+國家該年每日產油量成長180萬桶,部分抵銷OPEC+的每日約110萬桶減產。
10月俄油出口增加16.5萬桶/日至770萬桶/日。俄對歐盟的原油出口量為150萬桶/日,較俄烏戰爭之前的水平減少了100萬桶/日;油品出口量100萬桶/日,較戰爭之前的水平也減少了30萬桶/日,其中柴油出口量為60萬桶/日。10月全球煉油產量減少50萬桶/日至8040萬桶/日;今明兩年,全球煉油量預估將分別年增230萬桶/日與140萬桶/日。9月底OECD的工業原油庫存較前月減少800萬桶,主要因為政府的戰略庫存減少3740萬桶的影響,OECD石油庫存也因此將至40億桶以下,創下2004年以來的新低。
IEA表示歐盟即將對俄羅斯原油和油品實施海運出口禁令, G7也將實行價格上限,這將給本已受到高油價和嚴峻經濟挑戰困擾的石油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歐盟即將實施對俄羅斯原油和成品油進口的禁令以及對海運服務的禁令,將進一步增加全球石油供給的壓力,特別是對本已異常緊張的柴油市場。擬議的石油價格上限可能有助於緩解緊張局勢,但仍然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和後勤挑戰,不確定性的範圍從未如此之大。IEA表示這意味著歐盟將需要尋找新的供應來源來替代110萬桶/日的原油和100萬桶/日石油產品的缺口,柴油尤其稀缺且價格昂貴,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70%,屆時這助漲全球通膨。隨著俄羅斯尋求向非歐盟市場出口更多石油以及歐盟從其他地方購買石油,全球貿易流改道,這可能會緩解石油和產品供應的壓力,但對稀缺油輪的強勁需求可能會帶來挑戰。對非俄羅斯柴油的競爭將非常激烈,歐盟國家不得不與傳統買家爭奪來自美國、中東和印度的船貨。
柴油價格飆高是驅動通膨壓抑全球經濟的主要因素。自新冠疫情以來,全球高達350萬桶煉油日產能處於關閉,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前,市場就已處於供不應求,而歐盟即將生效的俄油禁運令,將加劇柴油市場的緊張情勢。雖然對俄羅斯石油價格施加上限的提案,或許可以舒緩緊繃,但許多不確定性與物流挑戰仍存在。隨著歐盟針對俄羅斯柴油進口禁令於2023/2正式生效後,對非俄羅斯柴油供應的競爭,將會非常激烈。近年來,柴油市場供應極為緊俏,全球庫存趨勢遠低於平均水平,今年全球對柴油和汽油的需求增長將從2021的150萬桶/日放緩至40萬桶/日。柴油可能是歐洲能源危機的下一個痛點,因為歐盟針對俄羅斯出口的制裁將在這個本已異常緊張的市場加劇競爭。柴油價格及其與原油價格的相對差異在10月飆升至創紀錄水平,目前分別比一年前高出70%和425%。從 22 Q4到 2023 年底,全球將新增 270 萬桶/日的淨蒸餾能力,這可能會抵消禁運後俄羅斯出口量的下降。
1.全球大多數煉油廠的產能已接近峰值、投資不足。
沙特阿美CEO 表示今年油氣投資的增長太少太晚持續時間太短,即使俄烏衝突馬上結束能源危機也不會結束。中東增產積極,歐美油商受資本紀律及考量ESG,投資力道緩慢。阿聯酋表示投資是為了到2030將產能提升到500萬桶/日。OPEC年報表示全球石油需求觸頂將在2035年以後,至2045年,全球石油部門仍然需要12.1兆美元的投資,而在經濟下滑、疫情,以及綠色能源轉型的政策影響下,全球石油投資明顯不足。報告預估至2045年,全球經濟規模將較目前倍增,人口也將再增加16億人,印度石油需求預估將再增加630萬桶/日,是石油需求增長最多的國家。2023全球石油需求將年增270萬桶/日達到1.03億桶/日;至2030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至1.083億桶/日,2045全球石油需求達到1.098億桶/日。
2.歐盟對俄石油禁運 冬季時價格可能會回升
歐盟原則上同意2022年底前禁止90%的俄羅斯石油進口(350-400萬桶/日)。歐盟2022/12/5將停止海運進口俄羅斯原油(三大機構估計俄油Q4可能年減30萬桶/日),2023/2/5停止海運進口俄羅斯成品油。秋季煉油廠歲修後,油價預計將有上行的動力。G7計劃2022/12/5開始,禁止在世界任何地方運輸、融資或投保俄羅斯石油貨物。美國和盟國確定俄油只有在通過陸上首次出售給買家時才會受到價格上限的限制。俄羅斯能源發展中心預測12月的禁令,俄油產量可能會在當月降至900萬/日,與6-10月水平相比,12月日產量將減少150-170萬桶,降幅為14%。
3.天然氣以及煤價格上漲,使工業界及電力業以油取代。
4.核協議談判局勢不明 不樂觀。
若伊朗核協議順利恢復,伊朗將可在未來1.5年達到400萬桶/日的滿負荷產能,比目前的產量增加140萬桶/日。IEA估計伊朗海上原油儲備約為1億桶。目前伊朗石油出口約80-100萬桶/日,其閒置產能尚存130萬桶/日(全球供給1.3%),若全部釋出市場將轉為過剩的狀況。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外長Borrel表示,伊朗核談判正在分化而不是趨同,對於達成協議的信心減弱。
5.入秋準備冬季取暖季供應擔憂加據 反聖嬰現象,今年美國北部冬天更加寒冷。
6.中東地緣風險
7.柴油供應嚴重不足 截至10/31美國僅剩25天的供應(正常30+至35+)
影響油價利空因素:
1.俄羅斯供應不受歐美制裁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原油出口似乎不受制裁影響,仍在創高,買家由歐洲轉向亞洲。俄羅斯副總理表示俄羅斯石油產量為990萬桶/日。印度約有80%的石油是透過進口(過去2 %從俄進口)。印度8月從沙特進口原油86.395萬桶/日,較上月成長4.8%(目前為印度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下降2.4%至85.595萬桶/日(亞洲需求旺盛減少折扣),OPEC在印度的石油進口份額降至59.8%為16年來最低水平。隨著歐盟對俄油的禁令越來越近,現在俄羅斯出口的原油有2/3出口到亞洲(約239萬桶/日)(2022/2還不到2/5)。
2.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
Fed 主席Powell表示將持續努力降低通膨,直到完成使命,而這場抗擊通膨的戰鬥將令就業和經濟成長付出高昂代價,強調 Fed 當務之急是讓通膨回落到 2% 目標。
3.SPR釋放
2022/5-10起釋出100萬桶/日的戰略儲油,並持續6個月的時間,將釋出1.8億桶戰略儲油(延至12月底)。應對OPEC+減產,拜登繼11月出售1000萬桶SPR(33萬桶/日)後,12月將再度釋出1500萬桶SPR(50萬桶/日),有助於緩解供應問題,限制油價漲勢。能源部將改採固定價格回補SPR,目標價為70美元或以下,首批運送時間落在2024-25年,為長期均衡價格的參考。補充儲備不包含價格觸發機制,並在2023財年(2022/10-2023/9底)後才會實施。美國能源安全特使表示美國需要回購2億桶石油來補充SPR。
4.變種病毒再起,維持動態清零,中國經濟疲弱。
中國是全球第2大原油消費國及第1大進口國。2022/10中國原油進口量4313.6萬噸(1005萬桶/日),較前月增加7.2%,較去年同期增加14%;1-10月原油進口量年減2.7%至4.135億噸(990萬桶/日)。2021大陸原油進口量年減5.4%至5.13億噸(1030萬桶/日)。10月份成品油出口量較前月所創15個月新高的563.9萬噸降至445.6萬噸,1-10月出口量年減24.5%至3990萬噸;進口量253.3萬噸,1-10月成品油進口量年減10.9%至1990萬噸。10月原油加工量(1380萬桶/日)同比增長0.8%,前10個月平均為1335萬桶/日。
5.美國與其他國家產量緩步提升中。EIA表示美國12月頁岩油產量將增加9.1萬桶/日至919.1萬桶/日。
OPEC+產量提升中,但剩餘產能有限(沙特和阿聯酋也只有300萬桶/日的剩餘產能)。
10月份OPEC原油日產量較9月下降2萬桶至2971萬桶/日(6月以來首次下降),主要受到利比亞、奈及利亞、沙特增長,目標達成率徘迴於紀錄低點95.4%,短少122.2萬桶/日,可用閒置產能剩279萬桶/日。然而,OPEC + 配額與實際產量之間的差距仍約 360 萬桶 / 日,與 8 月大致相同。OPEC+決定減產200萬桶/日,將以產量基準計算,實際產量可能只會減少100萬桶/日。沙特阿美表示石油閒置產能非常低,佔總供應量1.5%。12/4 OPEC+ 會議。
6.汽油價格回落。裂解價差回落。
AAA全美每加侖汽油平均價格回落(2022/6/14 5.016美元 史上最高紀錄 9/21為本波連98天下跌最低點)。
【美國天然氣】
週三天然氣期貨上漲最後收在6.2美元,原因為NOAA 預測本周至到22號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出現寒冷天氣(本週氣溫美國北部0-40 s 南部20s-40s),這將大大提高天然氣取暖需求(未來七天全國需求非常強勁 本週產量受天候影響已經下降1 Bcf/d預計還會進一步下降至2Bcf/d),並驅動市場狀況更緊繃,暫時抵銷掉自由港延遲回歸的擔憂及相對強勁庫存注入的可能性。現貨價下跌1美分至6.16美元(寒流推至中部和東部)。我們認為最近的價格走勢將保持震盪整理偏多,原因為即將來臨的冬季(偏多)和庫存增加(偏空)及自由港可能延遲回歸(尚未獲得所有監管部門批准 可能延至2023),將會使漲幅有限。
展望今晚庫存注入報告,預計增加50-85Bcf,平均增加62Bcf(五年平均-5Bcf、去年同期+23 Bcf)。更冷的天氣趕來,防止赤字轉為盈餘。重大天氣變化逆轉了近期預期,天然氣需求可能飆升21 Bcf/d 週/週。NOAA表示反聖嬰現象將連續第三次回歸,這可能導致美國南方的氣溫較正常高更加乾旱,北方的溫度比正常水準濕冷(冬季12月北部將下大雪)。
此外,需加留意11/19即將發生的鐵路罷工威脅被延遲到12/9(中斷運輸的可能性),可能會使價格再次走高風險。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多因素:
1.北溪1號供氣不穩定 促進對美國LNG需求成長 挪威已成為歐洲最大天然氣供應國
9/3俄羅斯以設備故障存有漏油現象為由,無限期暫停北溪1號供應。若冬季氣溫低於平均,歐洲將在2023/2耗盡庫存(痛苦程度取決於LNG進口和當時的天氣)。俄羅斯天然氣產量今年1-10月產量達3274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8%。俄烏戰爭爆發前,歐盟有約 40% 的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目前俄羅斯供氣占比已大幅降至約7.5%。
2.美國LNG強勁出口
預計2022Q3平均出口量為10Bcf/d,全年為11.2 Bcf/d,比去年同期增長14%。歐盟2022/1-10自美國進口LNG 480億立方米(比2021多260億立方米),歐盟計畫2023將較2021進口美LNG增加500億立方米。歐洲、亞洲買家搶奪美國液化天然氣,以應冬季之需。IEA警告2023隨著俄氣供應減少,亞洲對於LNG進口競爭壓力加劇,歐洲明年冬季考驗大。
Freeport LNG 11月初至中旬重啟部分設施,到月底提升到2Bcf/d出口量 (最大出口能力的85%),約佔美國LNG出口的17%。2023/3 第二個裝載碼頭也將恢復服務,到時可達2.38 Bcf/d(最大出口能力的100%)。LNG出口增加將顯著收緊供應前景。
4.美國11/12-20天氣轉冷 冬季來了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空因素:
1.經濟衰退的風險。聯準會持續加息。
經濟衰退期間,商業和工業的天然氣需求往往會減少。
2.強勁產量創歷史高點有助庫存累積 11月99Bcf/d(10月10199Bcf/d)
3.歐洲儲備進度超於預期(2022/8-2023/3使用量減少15%) 歐洲11月將迎來溫和天氣(自10月以來歐盟供暖天數明顯減少,天然氣需求較五年平均減少26%,歐盟2023/3庫存可能較之前預期高19%達到310億立方米),下個月歐洲西北部氣溫將低於正常水平,取暖需求預計增加。歐盟同意聯合購買天然氣,量至少相當於歐盟儲存能力的15%。歐盟2023夏季將難以填滿其天然氣儲罐,可能短缺300億立方米(約25%的歐盟總儲氣能力)
4.美國庫存雖然仍低於平均值,但逐漸再縮小赤字(產量提升 秋季消費量下降)。天然氣補充季節開始時(4 /1 -10 /31),美天然氣庫存比五年平均水平低17%。
截至11月4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79Bcf優於預期 (2017-2021平均淨注入量20Bcf,去年同期注入15Bcf)至3580Bcf ,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3656Bcf減少76Bcf ( -2.1%),較去年同期3617Bcf減少37Bcf(-1%)。過去8次庫存報告公布,7次注入量皆超過5年平均。
5.颶風妮可臨近美國東南地區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