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農產品】俄羅斯擬開放人道走廊讓烏克蘭穀物出口 玉米小麥盤中下跌,尾盤拉回

 

俄羅斯擬開放人道走廊讓烏克蘭穀物出口

玉米小麥盤中下跌,尾盤拉回

 

【近期事件】

5/26晚上8:30公佈5/13-5/19出口銷售數據

5/27公佈作物乾旱報告

5/28凌晨3:30公佈CFTC持倉報告

 

【農產品】

小麥:

俄羅斯擬開設人道走廊讓農產品運出烏克蘭,使得小麥價格盤中下跌,不過尾盤出現逢低承接的買盤,跌幅收斂,收盤下跌0.43%至每英斗1,149.75美分,守住20日均線。

 

在今天晚上公佈的美國農業部出口報告前,市場預期小麥出口銷量將在10-50萬公噸之間,平均預期約在30萬公噸左右。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表示,俄羅斯軍隊將允許烏克蘭的糧食貨物在黑海港口安全裝載,並通過黑海的海上運輸,不會受到任何攻擊。解決糧食問題需要採取綜合辦法,包括取消對俄羅斯出口和金融交易的制裁,並要求烏克蘭方面在所有船隻停泊的港口進行排雷,而俄羅斯準備提供必要的人道走廊,任何西方國家護送烏克蘭穀物貨物都將嚴重加劇黑海局勢。

 

然而,這是一個微妙的情況。黑海布滿了漂流水雷,無論俄羅斯如何護送,這些水雷都對貨船構成嚴重風險,而西方的外交策略則很可能受到俄羅斯的不歡迎。

 

據估計,由於黑海港口仍然被封鎖,約有2,000萬公噸穀物被困在烏克蘭周圍。一些玉米已經通過鐵路出口,但數量仍遠低於可以通過貨船裝載的貨物。

 

印度商務部長表示,印度沒有計劃立即解除小麥出口禁令,但將持續與其他國家政府達成協定。因為目前全球糧食供給存在不確定性,如果馬上解除禁令,只會使得黑市商人與投機商人趁機囤貨,而不會流向真正脆弱和有需要的國家。比較好的方法會是通過政府對政府的路線,通過這種方式,才可以向最弱勢的窮人提供負擔得起的小麥。許多小麥進口國,包括G7成員國,已經要求印度政府重新思考其禁止出口小麥的決定,美國農業部長本月也表示,他對禁令深表關切。而印度商務部長對此則表示,他一直與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保持聯繫,以解釋印度小麥出口禁令背後的原因。

 

春小麥種植進度從一週前的39%上升到49%,僅增長了10%,遠低於56%的平均市場預期,也遠低於202193%和五年平均水準83%。由於天氣問題,明尼蘇達州和北達科他州的種植進度持續落後。冬小麥良率提高了1%28%,符合市場預期。28%的作物被評為良好至優良,但仍是20年來新低。另外32%的作物被評為一般,其餘40%被評為差或非常差。

 

短線價格波動受各國出口限制及產區氣候變化影響較大。出口限制影響各國對於全球小麥供應的擔憂,產區氣候影響小麥生長進一步影響產量。長線來說,全球庫存仍處於相對低檔。

 

 

 

 

 

 

 

玉米

俄羅斯擬開設人道走廊讓農產品運出烏克蘭,使得玉米價格下跌,不過尾盤出現逢低承接的買盤,跌幅收斂,七月份芝加哥玉米期貨收盤下跌0.13%至每英斗770.75美分,守住前低769

 

在今天晚上公佈的美國農業部出口報告前,市場預期玉米出口銷量將在30-130萬公噸之間,平均預期約在80萬公噸左右。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最新數據,截至520日的一週,乙醇產量自4月初以來,首次突破每日100萬桶大關,平均每天101.4萬桶。

 

中國昨天宣佈將開始進口巴西玉米,這是一個全新的貿易關係,可能會顯著改變全球玉米貿易流量。中國商務部昨天宣佈了巴西出口商與中國海關當局之間的協定,其潛在含義是巴西玉米進口可以幫助中國在黑海衝突後減少對美國玉米的依賴。關於玉米出口指導方針的協定將確保巴西穀物的可用性,此舉可能會威脅到美國在中國玉米市場的主導地位。此項措施被視為北京方面的多元化戰略,因為中國傳統上嚴重依賴美國和烏克蘭的玉米供應,但中國不敢輕忽供給問題。隨著經濟成長的持續攀升,中國採取了預防措施,這是國家的戰略考量,使進口來源多樣化。巴西目前最大的貿易夥伴包括伊朗,西班牙,日本,埃及和韓國,而烏克蘭最大的玉米買家則是中國。中國近70%的玉米進口來自美國,購買的美國玉米目前占美國玉米出口量的三分之一,而該協定可能會減少美國玉米出口量,並可能使美國生產的玉米供過於求 - 因為俄烏衝突導致價格持續飆升,類似美國小麥出口市場,失去價格競爭力。

 

截至522日,玉米種植進度已完成72%,比一週前進展了23%,比68%的平均市場預估高出四個百分點。然而,今年的進度仍然明顯慢於202189%以及五年平均水準79%。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表示,這次的數據可以緩解種植進度延遲可能導致的產量不足,以及在最後轉向種植黃豆的擔憂。

 

然而,對玉米的產量仍然有所隱憂。中西部上游的種植進度依然停滯不前,本週在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的報告中繼續出現明顯的延誤,北達科他州甚至只種植了20%。即使兩個州原本都計劃減少玉米的種植面積(與去年相比,明尼蘇達州今年春天將減少最多600,000英畝),但預計這兩個州合計仍約佔2022年美國玉米作物的13%

 

五月份WASDE報告多空交雜,短線上玉米雖因播種延遲導致單產下降、產量低於預期,但產量減少、價格上升,導致玉米需求大減,庫存高於預期。不過長線來說,2022/23年度全球玉米產量預計減少2,973萬噸,但需求僅減少1,218萬噸,供需缺口將擴大。

 

 

    

 

 

 

黃豆:

在持續不斷的新冠疫情封鎖期間,中國對黃豆醬油的需求有所緩解,導致黃豆價格承壓,七月份芝加哥黃豆期貨收盤下跌0.8%至每英斗1,679.50美分。

 

在今天晚上公佈的美國農業部出口報告前,市場預期黃豆出口銷量將在20-140萬公噸之間,平均預期約在80萬公噸左右。

 

中國為防止疫情傳播而持續採取的封鎖措施,使貿易商擔心世界第一大進口國對豆油的需求減弱。餐廳需求約佔中國年消費量1,700萬噸的一半,而與疫情之前的平均水準相比,豆油需求在4月份下降了15%。而中國除了打算開放巴西玉米進口,預計還打算從巴西進口豆粕、蛋白豆粉等相關黃豆產品。寒冷多雨的氣候讓美國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的黃豆種植進度落度,而近來終於放晴,農民可以進入農田播種,也打壓了美國黃豆價格。

 

截至522日,黃豆種植進度進展了20%,達到50%,略高於49%的平均市場預估,但仍遠低於去年的73%,比五年平均水準低5%。與玉米類似,儘管上週在中心地帶地區的種植面積強勁增長,但中西部上游地區繼續拉低全國平均水準。

 

五月份WASDE報告多空交雜,雖然2022/23年度黃豆種植面積與產量皆高於預期,但2021/22年度需求依然強勁、全球庫存低於預期。不過長線來說,2022/23年度全球產量增加4,397萬噸,需求卻只增加1,556萬噸,供需缺口減少、庫存增加恐將導致2022/23年度黃豆轉為供過於求。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