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航、星宇拚上市 揮別疫情迎接航空黃金年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3年7月9日電)解封後旅
運大爆發,興櫃股台灣虎航(6757)、星宇航空
(2646)揮別疫情陰霾,營運「飛上天」,虎航預計
8月轉掛創新板,星宇航空也力拚明年轉上市,將是
繼華航,長榮航之後,睽違22年國內再有上市航空
股,也應證航空黃金年來臨。

疫情解封之後,旅運需求大爆發,需求遠大於供
給,高票價趨勢有望繼續維持,加上燃油價格維持低
檔,將為航空業者創造良好獲利空間,業界普遍認
為,今明年都會是「航空黃金年」。

台灣虎航是由華航在2014年4月轉投資成立,是國
內首家且唯一的低成本航空公司(LCC,low-cost
carrier),高性價比受到市場青睞,2017年就開始獲
利,2018、2019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分別達新台
幣4.91元、4.04元,是國籍航空每股獲利王,並在
2019年12月登錄興櫃。

台灣虎航原本預期2020年就可轉上市櫃,無奈疫情
衝擊之下,2020年、2021年、2022年每股分別大虧
6.45元、7.19元、7.12元,受興櫃轉上市櫃近一年不能
虧損的條件限制下,台灣虎航改至創新板上市並獲得
通過。

台灣虎航將於7月20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
估8月前後正式上市,也將是自華航(2610)1993年
上市、長榮航(2618)2001年上櫃轉上市之後,睽違
22年,國內再次有航空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受惠解封需求暢旺,台灣虎航首季轉盈,每股盈餘
達1.07元,累計前5月營收達43.82億元,年增17.1倍。
台灣虎航東北亞與東南亞航網綿密,有27個航點、34
條航線,今年5月開航桃園至普吉島航線、6月30日開
航高雄至金浦航線;看好亞洲地區的客運量持續回
升,台灣虎航持續汰舊換新機隊,引進空中巴士
A320neo客機。

而創辦人是張國煒的星宇航空,自2018年5月成立
以來,就一直是鎂光燈追逐的焦點,但2020年1月23
日首航之後,即遭遇顛覆全球的疫情,國界封鎖長達
3年,直到去年10月中旬解封挹注,星宇航空便靠著
多樣化的行銷手法創造話題與熱度,逐漸站穩市場。

張國煒也說,「成立至今雖賠了很多,但星宇航空
在疫情海嘯還能安然度過,在整個航空業界是奇葩,
連空中巴士和波音等都覺得非常不容易。」

星宇航空2021年每股虧損2.69元,2022年虧損3.47
元,今年以來受惠旅遊需求大復甦,3月起累計營收
就超越去年全年,第1季已單季轉虧為盈,前5月營收
達77.51億元,年增超過15.4倍。

張國煒先前表示,「日本航線可說飛一班賺一
班」,讓原本估計5年才能損益兩平的計畫大大提
前,目前看來今年就會損平,且運氣好的話會「小獲
利」;星宇航空去年9月登錄興櫃,最快年底轉上
市,明年的機率最高,最晚一定會在3年內上市。

星宇航空目前有20架飛機,包括13架載體機321、4
架中程330飛機、3架長程350飛機,尚未達到規模經
濟,還有一半飛機必須要3年內引進;星宇今年12月
將開航美國舊金山,東南亞將陸續布局新加坡、雅加
達等。

星宇航空雖是航空界的新星,但目標設定相當積
極,預計今年底前加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航空公司意見調查的Skytrax評比中,目前星宇航空是
39名,張國煒期許短期目標2到3年就要進前20名,10
年之內要進到前10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