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月出口衰退7.5% 第1季進出口成長1.5%

(中央社台北2024年4月12日電)據中國海關總署今
天發布,中國第1季進出口總值1兆4313.4億美元,比
去年同期成長1.5%。相較前2月出口總值年增7.1%,3
月份出口總值5008.1億美元,年減7.5%。

據發布,中國第1季出口呈現衰退的主要貿易對
象,包括歐盟(-5.7%);美國(-1.3%);日本
(-8.7);韓國(-9.3%);英國(-1.0%);澳洲
(-8.9%)。

中國第1季出口呈現增長的主要貿易對象,包括東
南亞國協(4.1%)、拉丁美洲(9.3%)、印度
(1.9%)、俄羅斯(2.6%)、加拿大(3.8%)、香港
(10.7%)以及台灣(5.2%)。

據發布,以人民幣計價,中國第1季進出口總值10
兆1693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5%;3月份進出口總值3
兆5579.6億元,衰退1.3%。

對此,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日下午舉行新聞發
布會,強調第1季數據顯示,「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
好,外貿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進出口規模再上新台
階。」

據國新辦直播,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
第1季是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0兆元,進出
口增速創6季以來新高。第1季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10.17兆元,年增5%。其中,出口5.74兆元,增長
4.9%;進口4.43兆元,增長5%;出口和進口分別較去
年第4季加快4.1個、2.3個百分點。

他並稱,民營企業進出口保持雙位數增長。第1
季,民營企業進出口5.53兆元,增長10.7%,占進出口
總值的54.3%,半壁江山。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
口2.97兆元,占29.3%;國有企業進出口1.64兆元,占
16.1%。

路透社記者在會中提問:有分析認為,生產者物價
指數(PPI)較2023年水準持續下降的事實證明中國
生產商產能過剩,因為這表明廠商正在削減和銷售過
程中的成本,同時中國3月份的出口下降7.5%,請問
出口生產商還能這樣持續多久,以確保維持海外客戶
及銷售訂單?

王令浚回稱,中方不認為,生產者價格下跌就意味
著所謂的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跌往往與原材料價格
波動、技術更新反覆運算、生產商主動讓利等多種因
素有關。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企業透過不
斷地研發創新,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產品品質
的同時,有力降低了生產成本,不斷拓展了向下游讓
利的空間。其次,中國商品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廣泛歡
迎,靠的正是創新和品質。

他並未回應3月份出口下降7.5%的提問。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