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偉:受惠生成式AI需求 鴻海今年營運可成長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4年4月30日電)鴻海
(2317)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儘管對今年資通訊產業
景氣保持中性看法,但受惠生成式AI需求增加,鴻海
今年營運可望優於2023年,上游的繪圖晶片(GPU)
模組和基板,是鴻海發展AI伺服器的核心策略。

鴻海將在5月31日舉行股東會,展望今年營運,劉
揚偉在營業報告書中預期,今年全球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增速,將較2023年大致持平,鴻海對今年資
通訊產業景氣,保持比較中性的看法;不過他預估,
今年資通訊本業的整體營運會優於2023年,雲端網路
產品是今年的主要成長來源。

劉揚偉表示,受惠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等應用對雲端網路產品需求增加,預期今年鴻海
營運表現可望優於2023年。

從應用來看,劉揚偉預期,今年消費智能及電腦終
端等消費性產品,仍會受到全球政經局勢影響;但也
看到AI與電動車的成長機會,AI伺服器市場成長最快
速,電動車市場仍在成長初期,鴻海持續提高產品競
爭力,確保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並創
造另一個成長動能。

展望AI伺服器布局,劉揚偉重申,鴻海集團從上游
的模組和基板,到下游的伺服器與機櫃的整體設計和
製造,再到資料中心的建置,均涉入其中;鴻海也導
入垂直整合的儲存元件、交換器及先進的散熱解決方
案。

劉揚偉表示,上游的繪圖晶片(GPU)模組和基
板,是鴻海發展AI伺服器的核心策略,鴻海除了擴大
在上游市場的占有率,同時也開始擴大下游整機組
裝,目標將AI伺服器的市占率,提升至與鴻海在整體
伺服器市場中的市占率相同。

展望電動車整車布局,劉揚偉表示,今年第1季開
始陸續交付Model C電動車,將成為鴻海今年電動車
業務的重要營收來源,預期今年第4季底進行Model B
電動車量產準備,鴻海今年將再推出全新電動概念車
款,並在2025年將新Model電動車款拓展至國外。

在電動車零組件方面,劉揚偉表示,2023年10月,
鴻海在高雄電池中心舉辦上梁典禮,預期今年6月開
始生產,2025年第3季達到年產能120萬度電的生產規
模,為電動巴士、乘用車及儲能領域,提供關鍵電池
產品。

此外,鴻海在高雄橋頭科學園區的電池工廠,預計
今年啟動建設,2025年將達到年產能300萬度電,產
品包含電池芯、電池包、LFP正極材料、負極材料
等,要建立完整的電池產業生態鏈。

在海外布局上,劉揚偉表示,未來鴻海持續與德國
ZF集團攜手合作,在泰國與國家石油集團(PTT)合
作的電動車廠,今年會完成總裝,有機會開始對外接
單。(編輯:張良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