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法說讓人跌破眼鏡?產業專家分析2大關鍵因素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2年07月14日電)台積電
(2330)今天舉行重量級法說會,不僅對第3季營運
展望樂觀,也看好明年業績成長。專家分析,台積電
展望優於市場預期,是因為應用端比較分散,能有效
抵銷需求面疲弱影響,而且台積在先進製程有無可取
代的關鍵地位,手握全球重量級客戶訂單。

台積電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總裁魏哲家表
示,預期半導體庫存調整可能需要幾季時間才可望回
復至健康水位,不排除修正期延續到2023年上半年,
但台積電明年業績仍可望成長。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接受中央社
記者訪問時表示,半導體整體雜音確實逐月增加,根
源還是在需求端,因為受到俄烏戰爭、中國封城影
響,加上全球通膨升溫、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幅度高達9.1%,都對部分終端應用市場
需求帶來比較負面的影響,包括個人電腦、消費電子
及智慧手機。

劉佩真指出,台積電可以一直強勁成長、優於市場
預期,原因之一是應用端比較分散,除了消費電子之
外,還有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物聯網、伺服器及
雲端運算等應用帶來的更強勁支撐,能有效抵銷需求
面疲弱的影響。

另一個原因則是台積電在全球先進製程具有無可取
代的關鍵地位,幾乎拿下全球重量級客戶的重要訂
單,即使三星宣布3奈米提早量產,都不妨礙台積電
掌握今年下半年先進製程訂單,目前沒看到訂單轉移
的情況。

不過,劉佩真也提醒,半導體需求端確實出現一些
問題,由於全球經濟成長率下修幅度超乎預期,明年
半導體隱憂除了需求面鬆動,還要留意供給面會開始
大幅釋出。

劉佩真說,今年半導體供給面卡關在設備交貨遞
延,不見得產能可以如期順利開出,供給端並未大量
釋放,即使需求端有些疲弱,但供給面沒有出現鬆
動;如果明年產能持續開出,就要觀察供需能否逐步
達到平衡。

劉佩真認為,這波半導體庫存調整修正不會持續太
久,因為半導體結構性需求仍然強勁,特別是新興科
技領域對半導體需求有望倍增,包括電動車、高效能
運算、人工智慧等。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向中央社記者表
示,台積電做純晶圓代工,每個製程節點都有很多不
同類型的客戶下單,甚至今年下半年預計小量試產的
3奈米先進製程都有不同版本,可以支援全世界幾乎
任何行業、領域及廠商的特定需求。

楊瑞臨認為,台積電擁有半導體產業最多元、風險
最分散的客戶組合,最能跟半導體產業景氣循環脫
鉤。最近市場傳出很多雜音,不僅個人電腦需求不
佳,連伺服器、挖礦和智慧手機需求也在減低,這些
看法都是「以偏概全」,不足以推論出台積電整體營
運情況,因此台積電法說會總是讓人「跌破眼鏡」。

從半導體市況來看,楊瑞臨觀察,一些以個人電腦
為主的IC設計公司,開始在部分晶圓代工廠抽單,代
表個人電腦需求不佳的短期趨勢已經確立,因此個人
電腦從上游到下游要「繃緊神經」,決策上需要更彈
性一點。反觀智慧手機並非全面衰退,而是「幾家歡
樂幾家愁」的情況,要看主攻4G或5G手機、鎖定哪
些市場。

楊瑞臨指出,整個半導體產業目前還是供不應求,
但相較半年前已舒緩很多。半導體廠仍有必要建置庫
存,以備不時之需,目前整體庫存水位仍不足,例如
工業用和車用市場還有很多企業買不到晶片,預期明
年6月會達到健康水位。

受到俄烏戰爭及通膨影響,楊瑞臨認為,未來一年
可能會有一些風險承擔能力較小、客戶組成不夠多元
的半導體公司下修資本支出或調整擴廠計畫,一旦有
臨時增加的需求,就必須委外生產,台積電可能因此
受惠。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