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費率拍板 傳產業籲政策公平性、兼顧產業競爭力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曾仁凱台北2024年10月7日
電)環境部今天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拍板國
內碳費費率。傳產業者包括石化、鋼鐵或水泥等指標
性廠商表示,政府實施碳費,業者一定盡力配合,但
對營運仍有相當負擔與挑戰需面對。

環境部今天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委員會,經委員討
論,建議一般費率訂為每噸碳新台幣300元,優惠費
率A、B分別為50元、100元。

根據環境部規劃,初步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2.5萬公
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為主,約500
家工廠,明年5月採試申報,2026年正式開始收費。

石化公會表示,減碳是趨勢,政府實施碳費,業者
一定盡力配合,但政策必須公平,要兼顧產業競爭
力。

石化公會表示,這幾年台灣石化業相當辛苦,面對
大陸石化產能過剩,外溢到亞洲鄰國,市場競爭相當
激烈;由於台灣的FTA覆蓋率低,原本與大陸之間的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許多石化品項目
的關稅減讓也一一被拿掉,出口面臨挑戰。

在國內市場方面,台灣石化品進口關稅長期偏低,
接下來實施碳費,國內石化業者成本進一步墊高,如
果沒有類似歐盟的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等配套,將
被國外業者占便宜,國內業者恐更加辛苦。

中鋼(2002)則表示,依據碳費審議委員會的決
議,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行業別指定削減率(優
惠費率A)為每公噸50元,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優
惠費率B)則為每公噸100元。

如以中鋼2025年減碳目標及採優惠費率進行估算,
中鋼每年應繳碳費預計約2億元至4億元。政府雖已參
採國際碳定價前例,考量難減產業的特性設定相關配
套措施,但對中鋼營運仍有相當的負擔與挑戰,需去
努力與面對。

面對全球鋼鐵產業環境變化,以及2050碳中和目標
的嚴峻挑戰,中鋼已完成短中長程減碳方案及碳中和
路徑規劃,將持續研發及導入先進低碳生產技術,朝
爭取最優惠的費率努力。

台泥(1101)董事長張安平日前表示,針對環境部
公告碳費制度,但未將台版CBAM納入配套,「這會
把產業搞掉。」他表示,以水泥業來看,國內水泥1
噸最高賣到3000元,如果到2030年1噸水泥要繳交
3000元碳費,那水泥就不用生產了,但因進口水泥會
越來越多,所以台灣還是沒有減碳。

張安平認為,「綠色轉型是跨國界的,自己不生產
全靠國外,台灣基礎重工業會死得很難看。」他指
出,進口水泥現在一年已經為台灣帶來300萬噸碳
排,不繳碳費不合理,推動台版CBAM就是要讓進口
原物料與商品也要申報碳排,也要付出碳成本。(編
輯:張良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