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第2支科研火箭SHSR-Aero2 完成試射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4年11月11日電)逢甲大學
今天上午6時1分於國科會屏東旭海短期科研探空火箭
發射場域,成功發射該校第2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
火箭「SHSR-Aero2」,火箭平均推力1250N(牛
頓),燃燒12秒,總衝約15000Ns(牛頓秒),總飛
行時間約75秒,高度6.4公里,符合測試目標。

逢甲大學昨天進行SHSR-Aero2試射,2度點火未能
升空,逢甲大學表示,第1次是點火雷管安裝位置偏
低,啟動後雷管滑落,以致無法順利點燃;第2次是
控制面板電力過低,造成無法順利升空。經過昨天下
午、晚間調整,確保整備沒有問題,今天終於成功發
射。

逢甲大學自2022年2月起執行國家太空中心
(TASA)小型科研火箭研製計畫,由航太與系統工
程學系特聘教授葉俊良領軍,攜手航太系教授謝宗
翰、太空所助理教授馬原懷,加上碩、博士研究生與
大學部共23位學生,研發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
並搭配科研量測任務。

計畫總主持人葉俊良表示,計畫啟動後,團隊致力
於混合式火箭引擎研發、火箭結構、感測系統、電控
與遙測系統等項目研究。

葉俊良指出,去年11月12日先試射推力為SHSR-
Aero2 3分之1的SHSR-Aero1,取得許多飛試數
據。SHSR-Aero2再以此為基礎,將推進引擎氧化劑改
為液態以增加推力,搭配優化後的火箭電控、地面支
援系統、火箭遙測資料擷取系統,以及團隊自行開發
的多功能感應模組,火箭成熟度較去年進步很多。

推進系統主要成員、航太所碩二學生吳柏縉分享,
此次火箭研製最困難的是系統轉換,為了放大推力,
將氧化劑由氣態改成液態,也由於兩者特性差異大,
注射盤(injector)不同形狀、孔徑、孔數都會得到不
一樣的結果,花了許多時間進行計算、修改與測試,
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TASA主任吳宗信表示,台灣衛星產業尚缺「太空
運輸」,TASA於2023年已在行政院國科會的政策支
持下,啟動入軌火箭研製計畫,並透過科研火箭計畫
提升學界研製火箭能力,進行人才培育。目前台灣有
研製科研火箭經驗的大專學校,包含成功大學、陽明
交大、淡江大學、逢甲大學。

為使國內學研界有合法安全的火箭發射場域,國科
會於屏東旭海設置「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
由TASA辦理審查使用申請及營運管理,SHSR-Aero2
為該場域啟用以來發射的第9支科研探空火箭。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