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看明年樂觀 估2027年後交機才會正常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4年11月21日電)華航
(2610)前3季獲利逾百億,刷新集團成立近65年來
的紀錄。董事長謝世謙表示,目前無法如期交機成常
態,估計要到2027年過後才能恢復正常,疫後經營模
式從過去衝量轉變,對明年展望,他去掉「審慎」二
字直喊「樂觀」。

中華航空今天舉辦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謝世謙及
總經理高星潢主持。

華航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新台幣1509.3億元,營業淨
利133.5億元,稅後淨利113.4億元,年增53.2%,登同
期最高;歸屬母公司淨利103.7億元,每股盈餘
(EPS)1.71元,雙雙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成,前3季客
貨運營業收入都年增近雙位數。

謝世謙表示,前3季獲利繳出逾百億的成績,刷新
集團成立近65年來的紀錄,疫情後航空經營方式改
變,「疫情前,衝量比什麼都重要」,疫後飛機供應
鏈失衡,製造商飛機無法按時交付,華航今年本來有
7架A321交機,變成5架,787明年陸續交機,有些勢
必遞延,2023年起無法如期交機已視為常態,「要過
了2025年到2027年後,至少要3年才能恢復常態。」

他強調,華航採取相關因應措施,包括租賃機租期
延長,因為無法如期交機,疫後整體運能無法和疫情
前相比,只恢復了8成,所有費用漲20%、30%,經營
模式從過去著重衝量轉變,現在品質和收益管理更重
要。

謝世謙舉例,2023年運能恢復70%,但客運收入比
疫情前還高,疫後貨運價格也墊高,2024年運價和疫
情前相比,至少成長30%以上。

維修能量方面,他表示,航機結構華航都可以修,
發動機通常是外包維修,但因為供應鏈影響,從前大
概是修一顆可60到90天完成,現在要180天到200天,
如果沒有足夠發動機替換,飛機就無法飛上天,目前
華航A330和747都有自修能量,A321neo發動機也有自
建維修。

此外,永續燃油預計從明年度開始導入,他表示,
華航本來承諾是添加2%SAF,但客觀環境上,油商無
法供應,2025年可以提供的比率估計不到1%,而SAF
成本是一般燃油3到6倍,需要大家去面對。

謝世謙對於明年度的展望,他說,可以去掉審慎兩
字,直接說樂觀。

舊機淘汰進度上,他表示,因為供應商交機趨緩,
估計在2027年可以把老舊飛機全數淘汰,並陸續引進
25架A321neo客機,明年將達19架,預計2026年全數
到位;明年起將陸續迎接全新787機隊,包含18架
787-9及6架787-10,整體共24架,未來擔綱區域及中
長程主力機隊;15架A350客機將於2027年啟動客艙升
級案,優化航機設備及服務品質。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