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之眼商機可期 光學大廠搶進新戰場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4年12月24日電)特斯拉
積極發展人形機器人,「機器人之眼」成為台灣光學
廠的新戰場,亞光(3019)傳出切入相關供應鏈帶動
股價飆漲,佳能(2374)也因具備機器視覺技術受市
場青睞,大立光(3008)則坦言,機器視覺產品正在
送樣,而人形機器人還處於很初期的階段。

特斯拉11月底更新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3代、增加
自由度的前臂手接球短影片,接球動作靈巧度大幅提
升,市場高度關注人形機器人和關鍵零件進展。

被譽為「機器人之眼」的光學鏡頭商機受矚目,產
業人士對中央社記者說,機器視覺涵蓋範圍很廣,舉
凡在工廠內的機器人手臂、移動式裝載運輸的機器
人,以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所提的人形機器人,都必
須具備機器視覺的能力。

他表示,台廠包括大立光、亞光、華晶科、佳能
等,都有能力承接所謂「機器人之眼」的訂單,目前
客戶也不只有特斯拉,還有許多歐美與中國客戶都在
研發人形機器人,量產時間點和產量多大,還要持續
觀察,但無疑會是光學大廠下一個新戰場。

亞光原就是特斯拉車載鏡頭供應商,現在更傳出切
入特斯拉生產AI人形機器人的影像感測裝備;亞光發
言窗口對此表示,由於與所有客戶都有簽保密協定,
這方面議題無法回應。亞光股價同步起飛,近10交易
日漲幅至少4成。

亞光表示,未來將搶占AI快速發展所帶動的光學鏡
頭商機,包括機器視覺、VR、AR、MR等市場,將持
續發揮多元產品效益,包括以玻璃非球面核心技術開
發光學元件及車載鏡頭等,並發展各高階手機鏡頭升
級技術,以多片稜鏡聯合直立式鏡頭及光學變焦鏡
頭,掌握高階手機鏡頭升級商機。

針對機器視覺等新領域發展,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
先前在法說會上表示,機器視覺產品目前正在送樣階
段,必須具備夜視功能;人形機器人也會去接觸,但
目前還沒正式放量,要看客戶開規格,坦言「還處於
很初期的階段」。

市場欽點佳能為機器人之眼概念股,佳能表示,透
過光學機構技術整合AI人工智慧及邊緣運算、機器視
覺產品、移動光學領域,都是潛在市場,佳能透露
「已具備機器視覺的能力,也確實接到許多客戶的需
求,但距離開花結果還有一段時間」。佳能近2週股
價也飆漲至少35%。

佳能曾是全球數位相機代工龍頭,但隨智慧型手機
崛起取代數位相機,佳能走上轉型之路,近期營運漸
入佳境,受惠360度環景攝影機商用訂單、複合式相
機消費性影像應用產品、光學零組件,這3大領域訂
單增溫,車用鏡頭、智慧城市監控方面也有不少斬
獲。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