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外銷訂單年減逾23% 創逾13年半新低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022年12月20日電)受全球
通膨升息、中國防疫封控、客戶調整庫存及高基期4
大負面因素重擊,經濟部今天公布11月外銷訂單501.4
億美元、年減23.4%,不但收連3黑,更創98年4月金
融海嘯時期以來最大單月減幅。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11月外銷訂單為501.4億美
元,雖創歷年同月第3高,但年減幅度高達23.4%;前
11月累計接單6146.1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守住
正成長,年增幅為1.4%。

11月接單連3黑,且減幅一口氣擴大至逾23%,統計
處長黃于玲分析,雖有新興科技應用、數位化及雲端
資料處理需求支撐,但受全球通膨升息致終端需求疲
軟、客戶調整庫存、中國防疫封控、高基期因素4大
因素影響,導致減幅擴大。

觀察主要貨品,除礦產品年增13.3%守住正成長,
其餘均衰退。其中資通訊產品11月接單金額147.3億美
元、年減30.5%,創90年10月以來最大減幅,且已連
衰退2個月。

黃于玲分析,這同樣是因終端需求低迷、客戶調整
庫存、中國防疫封控及高基期等因素,減少筆電、手
機及顯示卡接單所致,不過數位化及雲端資料處理需
求仍在,網通產品接單仍有成長。

至於電子產品接單172億美元,仍創歷年同月次
高,但年減幅達15.2%,結束維持了33個月的正成
長,也創下98年4月以來最大減幅。

黃于玲分析,科技類貨品受中國疫情影響,加上去
年同期高基期效應,導致資通訊產品、電子產品都衰
退,且光學器材也因面板持續供過於求,價格明顯低
於去年同月,致接單年減43%。

在傳統貨品部分,黃于玲指出,因業者對設備投資
意願低落,加上部分產品價格低於去年同月,導致塑
橡膠製品、基本金屬、化學品及機械分別年減
36.7%、 35.3%、28.9%及17%。

觀察主要接單地區,美國、中國及香港、歐洲與東
協都陷入衰退,分別年減16.7%、37.3%、26.3%、
17.7%,僅日本守住正成長,年增5%。

黃于玲分析,各主要地區接單都受終端需求疲弱影
響,多呈現負成長,主要減少最多的項目為資通訊產
品,也包含手機、筆電、液晶螢幕等消費性電子終端
產品。

至於為何各地區僅日本一支獨秀、呈增加態勢。黃
于玲分析,日本已連3個月正成長,11月接單主要動
能來自晶圓代工、手機、遊戲機等品項的成長。

黃于玲表示,觀察日本的出口,若按日圓計算,其
成長幅度也很大,可能是日圓貶值因素所促成,其近
幾個月出口的表現還算穩健,但能否因此帶動包括企
業方面的智慧化等需求,因全球大環境下終端需求仍
疲弱,仍要持續觀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