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邊境稅將上路 經部:爭取台灣碳費可抵減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3年03月2日電)歐盟
「碳邊境稅」預定今年10月起試行,為協助台灣企業
因應,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爭取歐盟認可由台灣
官方出具的電力排碳係數與再生能源憑據等,以及未
來台灣徵收的碳費可以抵減歐盟碳邊境稅。

今年10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開始試
行申報,台灣企業像是金屬製品、扣件等製造業進入
歐盟市場將受到影響。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出席國際永續典範企業ESG
實踐研討會致詞時說,CBAM首度將碳稅當成邊境稅
在徵收,「減碳這件事情突破主權疆界」,這將讓全
世界企業遵守一致性規則。

為使國內企業順利接軌國際,曾文生表示,政府正
與歐盟積極協商2件事情,第一,認可由政府出具的
電力排碳係數、再生能源憑證等,不須再經過第三方
驗證。

另外,因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規劃2024
年開始徵收,曾文生說,希望在台灣收取的碳費可以
抵減歐盟碳邊境費。

目前國內排碳量較大的產業進行製程減碳,但碳盤
查技術因企業較不熟悉,仍是一大挑戰。曾文生說,
希望「以大帶小」,把供應商的排碳算清楚,因為這
牽涉到主要出口型企業每個產品的含碳量,目前以公
協會為單位做碳盤查。

至於服務業減碳,曾文生說,一棟大樓內的企業單
位可以買到綠電,但如何用總電表計算使用的綠電,
經濟部和台電在細節工作上仍需繼續努力;政府也在
規劃將台糖的一些空間標租給民間經營綠電,讓中小
企業更容易買到綠電。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16年
前在台灣推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一路
走到現在,去年參與企業累積營業額達新台幣36兆
元,代表整個產業界都動起來在做ESG。面對碳稅可
能增加企業成本,簡又新受訪坦言,大家都有「碳焦
慮」,但會持續獎勵企業走向減碳淨零、接軌國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