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各級政府基礎財政餘額1273億 創近7年最高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3年05月29日電)國際間常
以「基礎財政餘額」,觀察政府短期財政是否穩健;
財政部統計,近10年,除受歐債危機餘波及COVID-
19疫情衝擊的年度,台灣各級政府基礎財政餘額多為
正數,去年則達1273億元、創近7年最高。

各級政府歲入歲出淨額,是彙整中央及各地方政府
總決算及特別決算,並扣除各級政府間補助及協助等
重複列計金額,可適切地反映政府財政實況。

財政部統計處發布通報指出,民國111年台灣各級
政府歲入淨額新台幣3兆6907億 元,歲出淨額3兆6523
億元,收支相抵後,各級政府歲入歲出賸餘384億
元,為連續2 年差短後轉正。

統計處指出,與110年比較, 111年歲入增加3696億
元,主因是111年全國稅收徵起情形良好,稅課收入
增加所致;歲出方面,增加2920億元,其中經濟發展
支出因發放振興五倍券,及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所
列多項重大建設,增加1145億元。

同時,社會福利支出因採購防疫物資、發放防疫補
償金及防疫津貼,增加774億元;國防支出則因採購
新式戰機等武器裝備,增加684億元。

此外,國際機構常以剔除利息收支的基礎財政餘額
(Primary Balance),作為觀察政府短期財政是否穩
健的關鍵指標。

財政部以相近方式計算近10年台灣各級政府基礎財
政餘額,除102及103年分別差短 792及117億元,及
109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差短1048億元外,其餘
各年均為正數;111年各級政府基礎財政餘額1273億
元,創近7年最高水準。

針對102年差短原因,統計處官員說明,101年時歐
洲主權債務等問題未解,影響市場對未來的展望以及
企業獲利,進而衝擊102年台灣稅收情況,主要稅目
營所稅、綜所稅表現不如預期。

觀察同一期間近10年歲出政事別排序變化,統計處
指出,除104年因交通資本支出減少,致經濟發展支
出下滑至第4外,其餘各年前3大政事別科目均為教育
科學文化、社會福利、經濟發展;近2年因疫情衝
擊,防疫紓困經費增加,致社會福利、教育科學文化
支出排序易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