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綠電發展為國際趨勢 精準調度確保供電穩定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3年6月12日電)能源政
策討論受矚,經濟部表示,綠電發展已是國際趨勢,
成為國家產業關鍵需求,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能源轉型
並加速綠電建置,強化企業競爭力;同時透過調整精
進調度策略,靈活運用儲能系統等方式,確保供電穩
定與安全。

近期各界討論能源政策,包括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稱
「要台積電,恐怕就要核電」,以及立法院國民黨團
召開記者會質疑缺電是現在進行式。

對此,經濟部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許多國際品牌
大廠紛紛響應RE100的承諾,而RE100對於綠電定義
則為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經濟部2016年
後推出太陽光電2年計畫、離岸風電4年計畫,整合各
部會資源擬定2025年太陽光電20GW、離岸風電
5.6GW等具體目標並跨部會協調推動。

經濟部表示,統計至2023年4月,已有太陽光電
10GW,與2015年相比增加10.3倍、離岸風電208座,
達1GW的建置成果,「近年增加的才是台積電等業者
急需的綠電」,國內綠電建置也確實需要加快腳步。

經濟部進一步指出,過去20年來的再生能源,絕大
多數來自幾無增加的慣常水力及廢棄物發電,而2016
年以後加速推動成熟綠能(如風、光電),隨再生能
源政策持續推動簡化設置程序及優化法規制度,綠能
案場興建更上軌道。

其中,風力及太陽能全年發電量去年已達142.2億
度,相較2016年合計25.2億度,成長5倍以上,2030年
更可望超過900億度,有助國內企業達成RE100目標,
強化企業競爭力。

因應綠電時代來臨,台電表示,目前電力調度皆以
再生能源優先,面對綠能波動的特性,也透過各種快
速起降能源,靈活調度、互相搭配。

台電說明,在所有的傳統機組當中,水力機組反應
最快,可在5至10分鐘內立即反應,其次是燃氣機
組,能在1小時內快速反應,這是燃煤跟核能機組比
不上的,同時國內積極發展儲能電池。

針對部分人士提及台電以每度新台幣10元執行需量
競價,台電說明,需量競價為需量反應措施的一種,
國際電業也行之有年,國內從2015年就開始推動,由
用戶自行投標報價,價低者優先得標,並非每度電都
以10元得標,去年需量競價執行費用約4.9億元,僅占
台電公司整體支出約0.05%。

台電表示,所有需量反應措施執行費用共計僅約17
億元,占整體支出約0.17%;至於台電編列民間購電
預算3000億,則包含再生能源躉購、合格汽電共生及
民營電廠購電支出,與需求面管理執行支出,兩者完
全不同。

至於進一步衍伸指台電虧損是因為能源政策,台電
強調,近年燃料價格飆漲衝擊全球電業營運,台電去
年光是燃料成本就增加超過3000億元,各國電力公司
虧損,台電並非特例,舉凡歐美日韓等國皆已大幅調
漲電價。

台電表示,面對國際性的能源及通膨危機,台電在
第一線扮演「消波塊」的角色,為國家擋住輸入性通
膨的「海嘯」,使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
較其他國家溫和,而政府規劃的電價調整方案已努力
兼顧照顧民生與電業穩供使命,盡量降低衝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