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所8/7成立 林修銘:3大營運項目碳諮詢先行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3年07月4日電)台灣證
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今天表示,台灣碳權交易所8
月7日正式成立,營運項目分成國內碳權交易、國外
碳權買賣以及碳諮詢3大項;其中,碳諮詢先行,再
來國外碳權買賣,待國內碳權交易子法實施後,再做
國內碳權交易。

國泰金今天實體舉行「2023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
遷高峰論壇」,由國泰金攜手台灣證券交易所第七度
舉辦,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世
界氣候基金會主席尼爾森(Jens Nielsen)等皆親自出
席。

林修銘上午以「全球碳交易市場發展與因應」為題
進行演講。林修銘表示,各國近年來相繼提出淨零排
放承諾,總統蔡英文也宣示台灣2050年達到淨零碳
排,國發會公布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要達到2050
年淨零排放,「碳盤查是基本功,沒有碳盤查就沒有
後續的碳定價與碳減量」,設定目標後,才會知道減
碳的效果。

林修銘表示,這2年亞洲各國碳權交易市場相繼成
立,台灣8月7日將成立碳權交易所,是由證交所與國
發會合組的公司,總部設在高雄,規劃高雄、台北兩
地同步運作。碳交所營業項目可分成國內碳權交易、
國外碳權買賣以及碳諮詢3大項。

林修銘解釋,國內碳權交易相關子法年底才會宣
布,包含如何交易、碳費設定等,後續子法宣布後才
能實施,台灣採用自動、自願減量方式進行。

國外碳權買賣部分,林修銘表示,預計今年底國際
較大型碳權計畫機構、提供者,可把國外碳權上架到
國內碳權交易所,國內上市公司基於自身ESG(環
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供應鏈因素,可以購買國外
碳權。不過,後續國外碳權跟國內碳權的抵換比例則
要由環保署決定。

林修銘表示,碳諮詢屬於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會透過碳盤查機構、組織或是課程
等方式,希望培育更多專業人員投入基礎建設,讓碳
交所未來運作得宜。初期以碳諮詢先行,再來佐以國
外碳權買賣,待國內碳權交易子法核定後,再進行國
內碳權交易。

林修銘表示,希望鼓勵企業自主、自願性減碳,萬
不得已才用到碳費,最重要是希望讓外界明白減碳有
價,透過交易市場加速減碳效果,讓企業更有動力減
碳,盡快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