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納IPEF 龔明鑫:續朝4面向努力等待時機突破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2年05月30日電)美國主
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未納入台灣,國
發會主委龔明鑫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台灣無論經貿
條件或是貢獻都夠資格,未來仍將朝供應鏈韌性、數
位經濟等4大面向努力,等待時機突破。

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由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10月在東亞峰會提出,
目的是填補美國在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現稱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後,與印太地區交往的缺口。

IPEF架構內容將涵蓋貿易推廣、數位經濟及科技標
準、供應鏈韌性、減碳及潔淨能源、基礎建設、勞動
標準等議題,具體細節尚待公布。

龔明鑫近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他表示,理解國際
有政治現實的問題,但其實台灣在經貿條件或是貢獻
都具備資格,也會更努力排除障礙,不會因為有政治
困難就氣餒、放棄,而是把自己準備好,等待時機突
破,「我們就持續往這個方向(努力),時機一到,
就會水到渠成」。

龔明鑫說明,IPEF關切4大面向發展,分別是數位
經濟、供應鏈韌性、潔淨能源,以及稅務與反貪腐議
題;而這4大面向也是台灣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如
推動智慧城市、強化跨境隱私規範、宣布2050年達到
淨零排放等。

供應鏈韌性部分,龔明鑫更直言「台灣是典範」,
他表示,從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過後,全球
持續進行供應鏈重組,台灣與台商因為韌性表現最
好,在重組過程中是最大獲益者,也因此,這段期間
台灣的經濟成長表現非常亮眼。

就IPEF關注的4大面向,龔明鑫表示,台灣絕對夠
資格,如果台灣可以加入,相信會有很大幫助。

龔明鑫也提到,雖然IPEF細節後續才會陸續推出,
但IPEF已清楚表達美國重返亞洲、布局印太戰略的意
圖,讓印太地區的國家理解美國已經踏出第一步、在
這個區域有實際行動且正在落實。

外界關注台灣被排除在IPEF之外,若CPTPP也落
空,台灣要如何因應;龔明鑫表示,就全球經貿發展
角度來看,去除關稅還是相當重要,但這只是其中一
部分,供應鏈重組、數位轉型、淨零排放等領域的商
機及市場機會也非常大,台灣會持續努力,同時在供
應鏈進行分散式布局,如降低中國生產比重,轉往東
南亞、北美、中東歐等地發展,提升供應鏈韌性。

龔明鑫接著指出,不論發展新的供應鏈或新的市
場,台灣都不可能獨自完成,一定要與國際夥伴合
作,因此台灣將把握多邊或是雙邊的機會;最近台灣
在雙邊已得到很多迴響,單是台美關係,就有重啟貿
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數位經濟論壇等,也與
中東歐展開密切交流。

龔明鑫直言,如果未來有多邊發展機會,台灣當然
會努力爭取加入,但其實雙邊也一直在進行且陸續有
成果。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