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風者衛星將升空 助台灣成關鍵氣象資料輸出國

(中央社記者張璦新竹2023年07月14日電)台灣首枚
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今天起運,預計9月升空,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期待獵風者每天能提
供近7萬筆數據,強化科學研究、氣象預測的資料
量,與福衛七號並肩作戰,讓台灣成為國際關鍵氣象
資料輸出國。

獵風者衛星(TRITON)今天自國家太空中心起運
往法屬圭亞那,預計9月自圭亞那太空中心搭乘亞利
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火箭升空;總統蔡英
文、行政院長陳建仁、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國家太空
中心主任吳宗信等人今天出席起運典禮,見證「台灣
製造」將「飛向太空」的重要里程碑。

陳建仁致詞時表示,獵風者衛星的酬載儀器,是學
研界共同研發的心血結晶,衛星本體更由超過20家廠
商共同合作,打造過程帶領國內相關產業跨入太空領
域,意義非凡。

陳建仁指出,獵風者衛星台灣自製率達到約83%,
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是35%就可稱自製衛星,顯見台
灣國家太空中心團隊實在很了不起。

吳政忠則表示,太空科技發展快速、太空經濟已成
形,並帶動台灣太空產業鏈,其中在地面設備部分,
2020年至2025年相關產值預估可增加新台幣800億
元,總產值將可達到3000億元。

吳政忠指出,以2022年來說,成長幅度更超過
20%,大幅優於全球市場幅度0.3%;國家太空中心今
年改制為行政法人,除原先的研發任務,更肩負產業
推動與人才培育使命,國科會將持續在府院支持下,
與國家太空中心從不同層面推動產業升級。

吳宗信表示,獵風者跟福衛五號的關鍵元件相比,
重量更輕、體積更小、效能更佳,這要感謝台灣強大
的產業跟公部門、學界齊心協力合作,而獵風者被稱
為新時代氣象衛星,因為主要的酬載「全球導航衛星
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 資料應用是過去
十年才出現的科學研究。

吳宗信指出,獵風者順利升空後,期待它每天能提
供接近7萬筆數據,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劇烈天
氣、比如颱風生成初期,就得以進行觀測,以提早知
道會不會發生,進而強化科學研究跟氣象預測的資料
量,同時會增加預測品質,守護台灣寶貴家園。

他表示,深深地期待,現在台美合作的福衛七號、
總共有6顆氣象衛星,再加上即將升空的獵風者,能
讓台灣在未來成為國際上非常重要的氣象資料輸出
國。

獵風者衛星計畫2014年啟動,歷經8年多努力,終
於走到起運重要關卡,吳宗信感性地說,從設計、製
造,進入測試,「就像在扶養一個孩子」,從嬰兒被
父母拉拔長大,雖然經過很多挑戰,但幸好有很多親
戚朋友幫助,今天孩子要去「外地」讀書,縱然不
捨,但仍滿懷期待,希望獵風者可以替全世界氣象、
科學界作出重要貢獻,帶來價值。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