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增資危機未解 金管會拍板資本計算彈性減壓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3年07月20日電)防疫雙
險釀逾新台幣2700億元天價理賠金,針對國際再保尚
未攤回賠款,金管會拍板資本計算彈性措施,若產險
業評估有收回可能性,結算上半年RBC時可認列認許
資產,有助產險業維持RBC水位,緩解增資壓力。

產險業界推估,防疫保單有分出給國際大型再保公
司漢諾威的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兆豐產險、中
信產險及泰安產險等,後續增資壓力可望因此舒緩,
綜合檢視理賠金額及資本體質等指標,富邦產險及兆
豐產險有望受惠最深。

根據產險公會統計,自2022年起至今年6月底止,
防疫雙險理賠金額合計已達2716.4億元,其中再保應
攤回賠款逾300億元,目前尚未完全攤回款項。

考量產險業與國際再保尚在協商溝通,金管會已拍
板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保單產生
的應攤回再保賠款與給付或應收再保往來款項,在最
終確認應攤回再保賠款與給付或應收再保往來款項金
額前,得實質評估可收回性後,認列為認許資產。

依照規定,保險業於每半營業年度終了後2個月內
必須向金管會申報經會計師核閱的資本適足率
(RBC)及淨值比,金管會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
200%、淨值比不得低於3%,2大指標為金管會衡量保
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參考指標。

「RBC」為保險業自有資本額除以風險資本額,若
再保應攤回賠款超過一定期間未收回,按原先規定,
產險業必須從認許資產踢除,轉列催收款。

影響所及,產險公司自有資本額縮水,RBC水位將
往下掉,部分資本體質已承壓的產險公司可能再面臨
新一波增資潮,金管會這紙函令將有效舒緩產險公司
增資壓力。

這是防疫險風暴發生以後,金管會第4度出手透過
財務監理措施協助產險業度過難關。第一波為2022年
5月防疫險之亂剛起,金管會准許產險業收回重大事
故及危險變動等特別準備金沖抵防疫險損失。

第二波為2022年9月金管會放寬遞延所得稅資產可
一次認列,助產險業強化RBC,並准許產險業在「輕
症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融通給付的自留理賠金額
可減計保險安定基金提撥,減少產險業費用支出。

第三波為2022年10月,金管會考量防疫險理賠金額
還在攀升,為讓產險業優先專注處理保戶權益,拍板
推延保險業計提恐怖攻擊、傳染病及信用保證等3大
巨災風險資本時程,由2022年延至2024年底前實施。

第四波即為此次資本計算通融措施,金管會6月29
日發函,若產險業者評估有勝算收回防疫險再保攤回
賠款,結算RBC時可認列為認許資產,為產險業增資
壓力鍋減壓。根據金管會統計,2022年至目前為止,
防疫險承保量前6大產險公司已現金增資1500億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