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66% 仍存通膨危機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3年07月25日電)全球終
端需求不振、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等多重利空夾擊
下,台經院今天下修2023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至
1.66%,宣告「保2」落空,且示警下半年不確定因素
眾多,通膨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經濟前景籠罩陰霾,中央銀行6月下旬開了第一
槍,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1.72%後,國內智庫展望
愈來愈保守,中經院20日下修經濟成長率至1.60%,
台經院今天公布最新預測,將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
1.66%,較上次預測大幅下修0.65個百分點。

台經院指出,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出
口、外銷訂單、廠商進口資本設備、製造業生產指數
等數據均呈雙位數衰退,民間投資也趨於審慎;不過
因去年第4季比較基期偏低,加上國內通膨趨緩,製
造業存貨量指數年增率縮減,全年經濟成長率走勢將
逐季轉好。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今年景氣續
呈「內溫外冷」,出口低迷,但股市、觀光、消費、
汽車都很好,「台灣現在很像表皮稍微有瑕疵的蘋
果,外面的皮削掉了,裡面其實很好吃」。

近期人工智慧(AI)題材火熱,帶動相關概念股表
現強勢,外界期待AI是否能成為拉抬出口的引擎,台
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AI或許會有一點貢獻,但主要
還是得靠傳統的個人消費需求拉動,出口可能到第4
季才能回復正成長。

「(AI)大爆發不會在今年,而是會慢慢發酵」,
張建一說明,AI是趨勢,但現在主要還在B2B的階
段。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補充,隨著
AI商業模式逐步建立,以及各應用領域滲透率提升,
預計未來3到5年,AI市場在全球規模可望達到1500億
美元。

今年景氣不佳,拖累民間投資,台經院預估2023年
整體固定資本形成成長率為負0.97%,較前次預測下
修1.39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成長率為負2.00%,較
前次預測時下修1.68個百分點。

孫明德指出,投資是展望未來,最好抓在景氣低
點、資金成本低的時候啟動投資計畫,近期原物料價
格觸底、勞動市場也沒有先前那麼緊繃,廠商陸續有
募資、增資計畫,都有助於帶動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
的投資動能。

台灣經濟可望逐季好轉,但面對多重不確定性,仍
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物價方面,台經院指出,受到
服務類通膨僵固性、國際地緣政治風險與氣候變遷等
不確定因素影響,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降幅有
限,預測2023年CPI成長率為2.15%,較前次預測下修
0.05個百分點。

「大家不要對CPI太樂觀」,張建一提醒,若俄烏
戰爭惡化,或是聖嬰現象帶來氣候異常,影響大宗物
資價格,都可能使通膨再起。

台經院今天同步公布6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
營業氣候測驗點續呈下滑,服務業測驗點續呈上揚,
營建業測驗點再度轉為上揚。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