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半導體供應鏈典範轉移 美與台競爭門都沒有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07月26日電)電腦品
牌廠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天表示,國際
化是台商必修課,美國因為國安考量,推動在美製造
半導體,不過供應鏈早就典範轉移,美國半導體要跟
亞洲和台灣競爭,「門都沒有」,無論文化或各方面
條件都不可行。

台商面臨國際管理人才不足挑戰,施振榮為此發起
與美國雷鳥全球管理學院及東吳大學合作,推動半導
體產業國際人才培育計畫,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並
舉辦台灣國際化人才研討會。

施振榮會前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及人工智慧(AI)
趨勢對台廠的影響時表示,台商在世界上的製造服務
占比或許已達7成,一定要國際化,未來一定要透過
AI協助,智慧製造變成重要議題,如果有智慧製造,
國際化會相對有效一點,所有工廠都要注意這個課
題。

施振榮指出,資安是發展AI初期就要注意的問題,
但人才不可能被AI取代,因為現在還是大幅缺工,未
來對AI人才需求會更多。勞工不該做原本沒有附加價
值的工作,對於勞工的「再教育」應該要超前部署。

媒體詢問對中國景氣看法,施振榮認為,經濟下坡
的時候,是訓練人才的最好時機。

施振榮在研討會演講表示,國際化是台商必修課,
B2C(企業對消費者)挑戰更勝於B2B(企業對企
業)。製造業除了產線、人的管理之外,還要考慮當
地供應鏈的管理。

他以80年代宏碁B2C國際化經驗為例,當時台灣形
象找不到好的人才,宏碁塑造全球品牌,打進東南亞
市場登上龍頭,在歐洲也贏得勝仗;宏碁在美國轉虧
為盈的關鍵,是當地總經理由台籍轉美籍和歐洲籍,
採取「鄉村包圍城市」的國際化策略。

施振榮說,美國因為國安問題,認為一定要在美國
做半導體製造,不過供應鏈早就典範轉移,美國半導
體要跟亞洲和台灣競爭「門都沒有」,無論文化或各
方面條件都不可行。

雷鳥全球管理學院院長卡格拉姆(Sanjeev
Khagram)表示,台灣有許多重要的科技公司,例如
宏碁、台積電等,雷鳥學院可以做出貢獻,協助台灣
邁入下一階段的全球化發展。

東吳大學商學院院長阮金祥指出,台積電已到美國
亞利桑那州設廠,透過此次三方合作,可以幫助半導
體產業培養與招攬需要的人才。東吳大學商學院過去
與雷鳥學院合作16年,培養不少人才,有幾位在台積
電、艾司摩爾(ASML)等公司任職,現在會更聚焦
半導體產業合作。

阮金祥強調,跨國人才的基本門檻是具備語言能
力,更重要是有國際觀,了解各國文化、政治、經
濟、法律等,在溝通時能夠用對方可以接受或了解的
方式進行。台灣員工往往較習慣接受上層指示該怎麼
做,美國員工可能更希望知道為什麼這樣做,這是到
海外設廠需要注意之處。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