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緊縮7月PMI再回跌 中經院:仍待終端需求復甦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3年08月1日電)中經院
今天公布7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回跌至46.1%,中經院院長葉俊顯直言,6月
急單現象只是短暫煙火,製造業仍在期待終端需求復
甦,「短暫夜晚燈火終究無法照亮大地」。

PMI以50%作為榮枯線,當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
呈現擴張,反之則為緊縮。

7月經季調的PMI回跌至46.1%,已經連續5個月呈現
緊縮;5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與生產轉為緊縮,
人力僱用也呈現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下降,存貨持
續緊縮。

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指出,今年第1季雖有補庫
存現象挹注,新增訂單一度在6月中斷連續3個月緊縮
轉為擴張,但邁入第3季首月,新增訂單指數反而回
跌4.6個百分點,再次轉為緊縮,指數為48.1%。

生產指數7月也回跌3.9個百分點至47%,再度呈現
緊縮,「製造業還是在等終端需求亮出一路暢行無阻
綠燈」。

不過,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表示「不用
太悲觀」,從美國上季GDP成長率、7月通膨率下跌
可見,美國硬著陸疑慮漸消除,也代表美國聯準會升
息動作有望放緩;歐洲狀況類似,終端需求將慢慢拉
升,「有看到一些曙光」。

簡錦漢進一步說,現在疑慮是中國大陸經濟,除消
費者信心不足、製造業低迷,房地產景氣差,中國政
府拉抬經濟措施未見效果,現在只盼歐美地區終端需
求提升,可將中國製造業拉上來,帶動整體經濟成
長。

由於廠商普遍持觀望態度,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
指數持續緊縮且速度加快,7月指數回跌1.7個百分點
至43.2%。

葉俊顯指出,主因6月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電子
暨光學產業出現庫存短急單,以及AI需求效應未擴散
延續,加上中國振興政策無力,又逢台積電本年度二
度下修財測和營收,業者不敢過度樂觀。6大產業
中,僅化學暨生技醫療、食品暨紡織、交通工具產業
未來展望呈現擴張。

簡錦漢補充,台積電是因AI產能擴產未能來得及應
付需求,加上消費型電子產品需求不足,才會下修財
測,若後續產能擴充順利,AI帶動效應值得期待。

中經院今天同步公布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
連續9個月擴張,指數續揚1.1個百分點至55.7%。葉俊
顯表示,主因「內需熱絡有如暖陽」,和製造業連動
較高的批發、運輸業,則仍在等待製造業復甦。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