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外匯存底連9月創高 央行看美債仍是最好標的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3年8月4日電)中央銀行
今天公布7月底外匯存底金額為5664.93億美元,連續9
個月刷新歷史新高紀錄。至於美國突遭惠譽降評,是
否影響央行操作策略,央行表示,美債仍是安全及流
動性最高的資產,降評影響有限。

央行統計,7月底外匯存底金額為5664.93億美元,
較6月底增加16.59億美元,原因除了外匯存底投資運
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也是正面貢獻。

雖然7月新台幣匯率波動較大,央行外匯局局長蔡
(火冏)民表示,7月下半月受到台股修正、外資匯出等
因素影響,新台幣匯率趨貶,但除了少數幾個交易日
市場波動較大,央行有比較關注,整體來講,匯市沒
有特別供需失衡的情況。

台灣央行持有大量外匯存底,資產操作以持有美債
為主,媒體關注近期債信評比公司惠譽(Fitch)突然
調降美國債信評等,是否會影響美債表現,以及央行
資產配置。

蔡(火冏)民回答,央行在外匯存底的資產配置上,
一向以動態調整為原則,不過此次美國債信評等調
降,對於美債其實影響有限;首先,即便從等級最高
的「AAA」降1級至「AA+」,風險權數不受影響,
美債仍是安全且流動性最高的資產;第二,放眼歐
美,債信評等「AAA」也不多,甚至英國、法國評等
都比美國還低。

蔡(火冏)民直言,不論是安全性還是流動性的角
度,美債還是全球最好的選擇標的之一;就央行立
場,資金到期會繼續投資,並視當下經濟情勢進行動
態調整,但他不認為美債降評會有太大影響。

媒體追問,惠譽降評是否是美債殖利率走揚的因
素,蔡(火冏)民回答,這不完全是降評導致,背後有
諸多複雜因素,如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
策的預期、日本殖利率曲線控管(YCC)政策彈性化
等因素。

而美國聯準會今年是否還有升息機會,蔡(火冏)民
說,從市場數據來看,普遍預期7月是最後一次升
息,下半年不會再升,但就美國聯準會立場,當然還
是看經濟數據決定(data dependent),須持續關注後
續就業及通膨數據等變化,進而做出決策。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