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中油領軍試驗碳捕捉與封存 為碳權交易暖身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3年08月6日電)台灣碳
權交易所7日成立,象徵淨零轉型跨出一大步,國營
事業中油、台電將帶頭試驗碳捕捉與封存,預計2025
年啟動灌注;至於封存量能否作為碳權買賣,則視未
來碳交易遊戲規則,台電強調,邁入淨零世代,減碳
作為一定有價值。

2050淨零碳排路徑明確,為落實零碳化火力發電,
發展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成當務之急。

為跟上國際腳步,台灣將由經濟部國營事業帶頭試
驗,台電規劃在台中電廠的減碳技術園區設置吸收
塔、脫附塔、微型態測試區、溫室等,已初步選定中
火9號機試驗,目標是2025年年碳捕捉量達2000噸,
並會暫存台中外海。

若計畫順利,將成為繼加拿大、美國之後,全球第
3座擁有碳捕捉技術的燃煤發電廠。

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曾表示,碳捕捉最重要在於
放大規模化,未來不只台中電廠,其他持續運轉電廠
都會努力投入碳捕捉。

台電表示,現在發出的每度電和碳稅、碳交易都有
關聯,只要能將碳捕捉下來一定有價值,甚至是機組
混氫混氨的減碳效益,也有可能轉換成碳權,但相關
抵減、買賣須待碳權交易規則明朗化才能進一步推
動。

台電目前所取得的碳權是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
理法」的抵換專案而得,與現行「氣候變遷因應法」
自願減量性質相同,透過協和、台中、興達、大潭等
電廠減碳措施,如改善相關設備,進而提升機組發電
效率或減少廠內用電,以減少燃料耗用及能源使用,
達成減碳成果。

中油則計畫2030年要建年捕捉百萬噸級二氧化碳工
場,第一步是在高雄大林煉油廠內設置「二氧化碳捕
捉與轉化甲醇」試驗設施,預計年底完工,並將逐步
推進後續CO2氫化觸媒研究及製程開發。

中油說明,試驗設施為低耗能創新製程技術,捕捉
氫氣工場尾氣中的二氧化碳,再生能耗低,並結合高
效能二氧化碳轉化甲醇觸媒及製程技術,將二氧化碳
轉變為低碳足跡甲醇,成為重要化學品的原料。

碳封存部分,中油預計在苗栗通霄鐵砧山地區建造
示範場域,試驗場域鑽井、建置地面設施及環境監
測,具體作法為利用舊油氣田上方鹽水層進行碳封
存,估每年封存量為10萬噸,預計2025年啟動灌注。

此外,中油每年計畫性進口碳中和液化天然氣,意
即經過國際機構認證,透過造林等碳權抵銷碳排的天
然氣,以滿足台積電等客戶減碳需求。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