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若印度鼓勵在地製造 和碩會持續投資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8月7日電)印度政府
限制進口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與個人電腦(PC)等
產品,以鼓勵在地製造。代工大廠和碩(4938)董事
長童子賢今天表示,如果印度政策是鼓勵在地製造,
和碩會跟進,並持續投資印度,克服生產轉折點,後
續成本會越來越低。

為鼓勵在地製造,印度中央政府3日宣布對多款電
腦產品實施進口管制,管制措施立即生效。印度媒體
報導,這項規定可能會對宏碁(2353)、華碩
(2357)、三星、蘋果等公司造成衝擊,因為這些公
司多半依賴進口來供應印度市場。

童子賢今天以股東身分出席庫得科技純電動物流車
底盤發表會受訪表示,印度重視在地製造,透過限制
進口助一臂之力。如果客戶有印度在地製造需求,和
碩的工廠需要配合,「Why not(為何不)」,和碩
已經有不少人在印度運作。

不過,童子賢強調,和碩在印度製造的不限於單一
產品,就像和碩在中國已經有上海廠、昆山廠、蘇州
廠、重慶廠,分別負責手機、筆電、網通、物聯網、
雲端等不同產品,如果印度政策是鼓勵在地製造,和
碩會跟進。

他提到,和碩在印度持續擴廠,現在良率不可同日
而語,在中國需要3年克服的生產難關,在印度可能
要5年。和碩在印度已經運作3年,越來越接近生產
「轉折點」。

童子賢分析,如果從中國外移3成產能到越南或印
度,為了建立那3成產能,包括設備維修和保養、工
程資源等,是設廠初期最困難的事情,是所謂的基礎
設施和整個生態系統;如果成功帶動生態系統並跨越
生產難關,後面會像滾雪球一樣,成本越來越低。

童子賢強調,中國大陸的生產模式很難在東南亞複
製,因為沒有其他地方擁有14億人口和成熟供應鏈。
印度缺乏完全成熟的供應鏈,在越南、泰國和印尼的
外商投資相對較早、供應鏈較多,但是單一工廠要超
過5萬人仍很少見,未來需要習慣在東南亞多個國家
共同支援生產單一產品的生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