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海外設廠影響獲利?信評:有強大定價力與補貼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3年08月10日電)台積電
宣布在德國德勒斯登合資設廠。中華信評表示,台積
電海外擴廠的長期布局,有助降低資產集中風險,但
需數年才有明顯改善效果,此外,儘管海外設廠成本
高,但考量業者有強大定價力與國外政府補貼,有助
管理獲利影響。

台積電(2330)8日宣布,與博世、英飛凌和恩智
浦計劃共同投資位在德國德勒斯登的歐洲半導體製造
公司(ESMC),提供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台積電
持有70%的股權,其他3間合資公司則各持股10%。

中華信評今天發布評等快訊,這間晶圓廠將成為台
積電在歐洲的首座晶圓廠,全面投產後,月產能可望
達4萬片晶圓。考量投資方組成與歐洲汽車業的需
求,新晶圓廠將更專注在生產汽車相關應用晶片。

中華信評預期,台積電未來幾年仍將大部分投資集
中在台灣的先進製程技術,其中包括採用3奈米與2奈
米最先進製程技術的晶圓廠。因此,台積電在美國、
日本、歐洲與中國的海外擴廠計畫,不太可能在未來
2年大幅降低公司區域集中性的風險。

中華信評估計,截至2022年底,台積電的整體晶圓
產能約有90%位於台灣。中華信評分析,由於已開發
國家製造業所涉及的營建、勞動力、原料、能源與後
端服務相關成本較高,且規模經濟效益較低,海外擴
張也可能為台積電帶來成本升高與利潤率降低等風
險。

不過,中華信評表示,以客戶與相關政府降低供應
鏈風險的強烈意願來看,台積電強大的定價能力與設
廠國家政府提供的補貼,應有助於公司管理海外擴廠
對其獲利的影響。此外,台積電的海外擴廠應有助於
公司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管理台灣日益吃緊的水、綠電
以及人才供給。

中華信評預測,德國晶圓廠對台積電2023年至2024
年借款槓桿的財務影響程度較低,因為大額的設備遷
入支出要到2至3年後才會發生。

中華信評假設,台積電今、明年度資本支出落在
320億美元至36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170億元到1兆
1440億元),較2022年的360億美元來得低。資本支
出的減少應可為台積電強健的財務體質提供更充裕的
財務緩衝空間。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