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課反傾銷稅10案 中國涉鞋靴、毛巾等8案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3年08月14日電)中國商務
部認定台灣聚碳酸酯傾銷,15日起以保證金形式,實
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不過,攤開台灣目前課徵反傾銷
稅共10案,其中鞋靴、毛巾等8案都有中國涉案;同
時,調查中的平面印刷用版材反傾銷稅案,也是中國
涉案。

中國商務部今天公告,2022年11月30日對原產於台
灣的進口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進行反
傾銷立案調查,初步認定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中國
聚碳酸酯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傾銷與實質損害間存在
因果關係。

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
施,從2023年8月15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各公司
生產的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
司保證金比率,向中國海關提供相應保證金。

台灣財政部關務署表示,台灣課徵反傾銷稅均依世
界貿易組織(WTO)規範執行,由具代表性的業者、
公協會組織提出申請後,進入調查程序,最終若認定
有傾銷事實及造成國內產業損害,審議小組將評估課
徵反傾銷稅。

關務署官員表示,課徵反傾銷稅須按一定程序審慎
調查,所以不會因中國對台灣課徵反傾銷稅,就對中
國採取報復性課稅行動。

不過,攤開關務署資料,目前台灣課徵反傾銷稅案
件共10案,其中8件涉案國家都有中國,涉案產品包
含特定鋁箔、不銹鋼冷軋鋼品(300系)、鞋靴、毛
巾、卜特蘭水泥及其熟料、特定鍍鋅及鋅合金扁軋鋼
品、碳鋼鋼板,以及過氧化苯甲醯;同時,目前反傾
銷稅調查中案件「平面印刷用版材」,涉案國正是中
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