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債危機 合庫金董瑞斌:可解決但仍會痛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3年8月18日電)中國碧桂
園、中植系爆雷,外界憂釀「中國版雷曼風暴」。合
庫金控(5880)董事長董瑞斌今天分析,中國地方政
府債務危機更嚴重,但並非無解,因為中國持有美國
公債8000多億美元、外匯存底3兆多美元,可以這些
家底為基礎解決問題,只是仍會「痛」。

總經學者出身的董瑞斌8月接掌合庫金控,他今天
受訪時引述高盛統計指出,估計中國地方債務高達人
民幣94兆元,占中國GDP人民幣逾120兆元的75%,可
能重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引發的呆帳危機。

董瑞斌表示,亞洲金融風暴時,中國銀行體系NPL
(不良債權)占GDP比重為25%,最後協調四大國有
資產管理公司買下呆帳、財政部再投資,以解決問
題,但現在占比是高達75%,因此問題更嚴重,解決
難度更高。

不過,問題也並非無解,董瑞斌進一步指出,中國
最大的債務問題不是在中央,而是在地方,中國國債
占其GDP比重不到100%,而日本占比260%、美國占
比則是100%多。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當局手上的美國公債部位有
8000多億美元、外匯存底3兆多美元,債務協商時,
若中央出手協助地方還債,以外匯存底或美國公債作
擔保,說服國際投資人先還部分,後續成立償債基金
來分期還,以時間換取空間,可能是現階段可行作
法,但仍「會很痛」。

董瑞斌直言,中國地方債並不是新問題,「如果你
家有一張很大的地毯,那家裡永遠是乾乾淨淨的,掃
到地毯底下,就看不到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
迅速成長,且國家夠大,很容易掩蓋問題,但現在經
濟成長速度放緩,掩蓋成本愈來愈高。

針對合庫金對中國曝險,董瑞斌表示,已清查集團
子公司部位,以債券來說,僅持有金融債券、等值約
新台幣30億元;對中國中央或地方政府,以及國企、
民企等債券都無曝險,主因是「不信任財報」、「遵
照國際標準但不夠確實」,所以盡量不碰。

合庫在中國的授信也基於相同理由,僅承作台商為
主,董瑞斌進一步指出,授信部位上,合庫銀OBU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與DBU(外匯指定銀行)沒有
承作央企、國企或地方企業等業務;在中國當地分行
僅有一些授信,都是可「就近」看廠房的客戶。

至於中國房貸、債務風暴對台灣的影響,他分析,
台灣可能會在投資、貿易上受點傷,但「應該還
好」,因為台商近年漸漸出走,前往東南亞布局;台
灣目前整體情況與疫情時相反,現在出口連續負成
長、旺季不旺,但內需強勁,對台灣就業反而有幫
助。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