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航太認證優勢 漢翔攜日本廠商組聯盟打群架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游凱翔、吳昇鴻台中2023年8
月27日電)「不裁員、不減薪、不放無薪假」,是漢
翔(2634)董事長胡開宏在COVID-19疫情期間,堅
持推動的營運策略,當年的決策看似冒險,但卻在航
太業疫後面臨供應鏈斷鏈危機時,為漢翔埋下擴大爭
取訂單的契機。

2023年是COVID-19疫情解封後的元年,但全球經
濟卻面臨終端需求不振危機,消費性電子、零售業市
況欲振乏力,反觀航空、航太等產業卻受惠國境開
放,營運扶搖直上,漢翔光是上半年的營收就來到新
台幣194.8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4%,每股稅後淨
利(EPS)1.38元。

雖然市況從谷底回升,但並非只有利多。疫情期間
不少航太零組件供應商不敵營運虧損而關門,導致飛
機製造商波音(Boeing)、空中巴士(Air Bus)訂單
滿手,卻苦於供應鏈斷鏈,交機時程不斷延誤。

●危機就是轉機 漢翔靠技術站穩全球中上地位

走進漢翔位於台中沙鹿的廠區,偌大廠房內掛著大
幅中華民國國旗,承接來自美國波音、歐洲空中巴
士、加拿大龐巴迪的航太零組件,總統蔡英文日前才
剛見證,漢翔交出第1000架龐巴迪Challenger系列商務
客機機尾段交機。

疫情趨緩後,航空大爆發,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最新調查結果,至今年5月底,全球航空客
運量較疫情前復甦96%;波音及空巴預估,2023年到
2025年間,全球航空運輸量應可回復到疫情前水準。
長期來看,波音與空中巴士預測,2023年到2042年,
新機需求逾4萬架。

但想吃這塊大餅,光有野心還不夠。對航太業來
說,通過認證是入行的基本門檻,從系統、人員到產
品,沒有一項能漏掉,因此新進廠商要取得認證,往
往要花至少2年。

「決定能否在產業存活的關鍵,是技術水準」,漢
翔副總經理曾國益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道。

漢翔做軍機起家,工程量能豐沛,在供應鏈中不但
會製造,也能幫助客戶做開發跟設計。曾國益指出,
「如果可以從前端介入開發跟設計,意味著後面的製
造就是在我們公司生產,就能提高爭取訂單的優
勢」。

但取得認證不代表一勞永逸,曾國益指出,每年客
戶都會透過國際認證組織,來查核品質是否有維持標
準,由於不同製程跟系統都需要分開查核,因此需要
不少基礎維護費用。

●認證、複材領域優勢 漢翔利基

雖然維持認證水準的成本不小,但跟其他產業不
同,航太產業的產品命週期長達20年,例如龐巴迪
Challenger系列計畫,就是漢翔參與的首個設計製造專
案,今年8月10日已完成1000架商務客機機尾段交
付;且正因手握認證優勢,漢翔也吸引日本客機大廠
的合作邀約。

「認證是漢翔的unique(特點)」,漢翔民用事業
處處長張朝枝自信說道,過往因為歷史因素,日本飛
機零組件廠商會以美國為主要市場,但如果想切入歐
洲市場,認證方面就要補強,「但漢翔認證比較強,
可以共同爭取業務」。

把布局的視角拉遠來看,這項合作意味著一個亞洲
航太產業聯盟的誕生;張朝枝說,這就是「打群架」
概念,尤其航太市場這兩年因為疫情,供應鏈面臨重
組,對漢翔來說,是很好的切入點。

「日本廠商看中的,正是漢翔在複材領域的能
量」,張朝枝指出,尤其航太產業蠻小眾的,「這家
公司的表現,全球都知道」,而漢翔對客戶瞭如指
掌,就是在全球航太產業競爭的利基。

●民用商機下一步 放眼發動機組件維修市場

除了著眼客機零件,漢翔也把眼光放到更高端的發
動機製造上。根據美國市場分析機構Forecast
International預測,2022年到2031年,航空發動機交運
量約15.5萬具,總市值超過9000億美元。

然而這塊大餅,並非人人皆能打進去。曾國益說,
「全球能做發動機的國家,一隻手能數得出來」。

細數全球發動機大廠,不出美國奇異(GE)、漢威
聯合(Honeywell)、普惠(Pratt & Whitney)、英國
勞斯萊斯(Rolls Royce)及法國史奈克馬
(Snecma)。

漢翔在岡山設立5座機匣廠,生產的機匣應用在發
動機上,觸及到航太產業供應鏈的最上端,且為了進
一步擴充產能,已選址岡山廠鄰近的25公頃土地,作
為擴大發展「漢翔發動機科技產業園區」的用地;曾
國益帶著自信說,「(漢翔)不是單純做零件,而是
可以做組件的供應商」。

此布局起因是只做機械加工,利潤較低,反觀鑄造
市場還是藍海,漢翔打算扮演領頭羊,集合台灣廠商
打群架,且計畫朝技術含量更高的鍛造領域前進,並
透過深度垂直整合,用一站式購足(one stop
shopping)提高競爭力。

漢翔做軍用維修行之有年,但商用維修這塊大餅,
漢翔也有想法。比起長榮航太做客機維修保養,漢翔
看的是更細緻的發動機組件拆修業務。

「漢翔正在起步規劃」,曾國益說,這並非近1到2
年可以看到的成果,現在準備進行認證作業,未來會
利用現有廠房,並以外國客戶為主,目標是做發動機
區段組件的後送維修。

「今年營收沒有天花板」,這是胡開宏在2023年第
3季法說會的喊話,對應漢翔諾大且忙碌的產線,這
裡正在為台灣的航太產業醞釀充滿希望的未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